把握机会最重要的是,认知和执行

都说一生的机会很多,就是没抓住。


要么是认知上存在障碍,不能在机会来临时,看清楚;要么是执行上缺少动力,行动量不足,也可能是能力不够。


所以,机会都是偏爱有准备的人。


认知经常是反常识的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是一个思想上很怪异的人。


芒格因为投资上的成就,加上巴菲特的合伙人,被世人所熟知,而他那些怪异的思考,成为很多人学习的典范。


他经常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认知。


认知,是一个人思维结构的总和。


平时能够思考到的事情,都是常识,而思考不到的事情,超出认知范围的认知,是反常识的。


意思是,我们本能以为事物应该这个样子,其实它是另外一个样子。


比如,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这句话说的很多,但是真正意识到,并且执行到位的很少。


只是表面认可,骨子里未必认可。


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思考更长远的事物,是很艰难的。


比如说,工作。


做一个月拿一个月的工资,是没有问题的。


用这个来思考财富,就不行。


工资的增长,是线性的,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收入,工作时间越长,收入越高。


财富的增长,是曲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的时候收入是很低的,比工作收入要低很多,甚至是没有的。


只有到了一个临界点,突破了,财富成指数型的增长。


时间上的积累,是不能中断的。


看似免费的东西,消耗的是时间和精力,导致需要重新积累。


工作收入,要转化为财富。


如果想着下个月还会有收入,这个月花完,就积累不起来。


很多道理,就是因为太过简单,而被忽视了。


把握机会,认知是很关键的。



每一次积累,都是很长的时间。


甚至三到五年,十年,人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浪费的。


执行的重要性,值得说一万遍


道理从来不是用来听的。


学会一个基本的道理,要严格去执行。


偷下懒,或者含混的行事,结果都会千差万别


如果真的认可某件事,那么一定要落实执行。


人不是机器,说不偷懒,不开个小差,是不可能的。


所以做事之前,要准备一张检查清单。


如同飞行清单。


每一位飞行员,即使花了十年来练习开飞机,每次操作都得严格按照飞行清单来执行。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聪明人也会经常犯错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把遇到的问题和操作步骤,都清晰地记录下来,然后一项一项执行。


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大的差池。


世上本无难事,只要是有心人。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路再远,只管往前总会到达目的地;


事虽难,只要用心去做早晚会完成。


机会来时,一动不动等于没有机会;动起来,就已经超过 90 % 的人;


思考是认知与行为之间的桥梁


用心不是建议,而是必须品。


很多东西,即使把详细步骤写下来,实际操作还是会有很多人做不到。


模仿也是一种优质的能力。


认知决定一件事做不做,而思考是认知到行为之间的桥梁。


缺少思考的行为,就是纸上谈兵。


模仿是快速做好事情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抄袭。


最好的模仿,是像素级的模仿,尽可能减少自己的认知障碍。


比如说练字。


临摹宋体,看着那个字,写得好,但自己要写好,会有很多障碍的。


要揣摩文字的走势,以及自己的手势。


一遍又一遍地临摹原作者的思路,不断调整,去接近。


曾国藩打仗有个厉害的地方:“结硬寨,打呆仗”。


看着呆板,实则充满智慧。


能有这样的思路,一定是下了苦功夫的。


常人上战场,想的都是金戈铁马,热血沸腾。


他想得是先立于不败之地,再来求胜。


书生打仗,用的就是底层逻辑,读书学习写作,都是踏踏实实的功夫。


底层的东西,是可以在各行各业之间迁移的。


勤于思考,就是在思考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形成自我的认知。


推荐阅读:真正让人成长的路,从来不会轻松

若有收获,就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认知   驽马   合伙人   美文   底层   桥梁   清单   障碍   道理   事情   常识   收入   财富   机会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