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李笑来在《做时间的朋友》这本书中,


有这么一句话:“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能够让人产生行动的有两种心理:


好奇心和恐惧心。


一个产生的是探索行为,一个产生的是躲避行为。


有趣的是,都是和未知联系在一起的。


接受现实


现实总是给人,一种消极的感觉。


它不像梦想那么美好,充满了苦难,让人不舒适。


特别是接受现实,感觉被打败了一样。


恰恰相反,接受现实是正面的、积极的心理。


哪怕被社会毒打一顿,被迫接受现实,也是好的。


不是为了逃避,而是看清脚下的位置。


这样才不容易浮躁,踏踏实实地做事。


人越弱,越不现实,还带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幻想,因为生活太苦。


金刚经有句很出名的话:


“一切皆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虚幻的总是会虚幻的,早晚会破灭。


生命的苦难,“如露亦如电”,真实存在,却不可琢磨。


人喜欢确定性,喜欢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有些事情,越想抓住,就如同握住一把沙子,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社会是混沌的。


接受未知是生命的一部分,反而不那么恐惧了。


在现实的基础上,能够脚踏实地前行。


先想一想


俗话说:“三思而后行”。


再三思考,之后再行动。


不过这不是孔夫子的建议,《论语》的原文是这样的说的: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夫子的意思是,思考两遍就可以了。


遗憾的是,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习惯于直接干就完了。


做任何事情之前,最好想一想,不说三遍、两遍,至少有一遍的思考。


万事不可操之过急。


比如读书。


别拿起一本书,就开始阅读。


先看看书名、目录、评语,想一想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无需花费太多时间,两三分钟就能心中有数。


如果一本书中的内容不是自己需要的,那么阅读就是浪费时间。


磨刀不误砍柴工。


事前,要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拆解,分析哪些是优势,哪些是弱势。


相同价值的事情,优先做自己有优势的。


想一想:



这也是个人的独立思考。


不用完全想清楚,基本的逻辑想通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


专注一件事情


但凡厉害的人,都具有专注的能力。


他们只专注一件事情,即使他们什么都会,也是一件一件事情做。


这样做的意义也很明显。


未知。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的精力有限,未知的事情无限,在一个方向上发力,才能专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部分行业,拼的不是天赋,而是积累。


尽量在一个行业深耕,挖掘到最深处,最有价值的信息。


不需要会十八般武艺,只要像小李飞刀一样,


有一项特别厉害的能力,足以。


其它领域的信息,也不是不接触,而是了解为主,寻找底层的逻辑,来启发自己的业务。


在一个行业足够深入,遇到障碍,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去其它更成熟的行业,看看,找到那些触类旁通的解决方案。


只要思路上想通了,把行动专注于一件事,


一定会出成果。


做事情,一定会遇到未知,遇上困难,都没有关系。


因为不用做得完美,只需要做别大多数人好,就有价值优势。


简单点,也是生存的优势。


推荐阅读:提高效率,不是一上来就求快

若有收获,就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磨刀不误砍柴工   论语   孔夫子   心中有数   美文   苦难   虚幻   专注   逻辑   恐惧   事情   现实   优势   能力   时间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