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清楚的事情,下一次还会跌倒

在学习或者工作中,想象下这样的场景:


做一件事,出错了,稍微认真下,看看知道错在哪里,然后以为懂了。


下一次,同一个地方掉坑。


为什么?明明犯过的错,也知道原因,还是重复犯。


很简单,就是没有想清楚。


惯性依赖


人生处处是选择。


做任何事情,都是判断的过程,不是显性判断,就是潜意识判断。


哪怕抬个手,也有无数的选择:



当前这些都不用自己去思考,需要的时候下意识动作而已。


为什么是下意识的动作?


因为这样不累啊。


假如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仔细思考判断,那身体的能量根本支撑不了。


绝大多数的动作,是本能在运作。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知道还是会犯错?


有惯性依赖在里面。


自己认为知道,其实没有到达潜意识深处,过后就忘了。


等于没有想清楚。


下一次,同样的事情,同一个地方,掉进同一个坑。


也就很正常的事情。


一个人弱的时候,特别喜欢寄希望于幻想。


在本职行业做不好,看到其它行业很有前途,以为自己上一定行。


没有用的。


不要听别人说得那么好,别人经历过哪些难熬的夜晚,是不会说出来的。


底层的能力,是相通的。


在这个行业做不好,换一个行业也是一样的。


起决定作用的是,底层能力和个人特质。


有些路,一定自己去走;有些坑,一定要自己去趟。


经历过,真正理解了,才是自己的。


单线思维


老舍:“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钻牛角尖为什么不好?


不是说要专注吗?


答案就在一根筋的单线思维,理解不了多维的事物,复杂的现实。


世界上发生的事,不是非黑即白的。


没有那么简单。


古代历史中经典战役,给人的感觉就是以弱胜强。


强胜弱符合自然规律,大家都能接受。


以弱胜强,是反常的现象,值得格外关注。


要用通盘思维,来解释。


首先说一个观点,任何战争都是以强胜弱的。


所谓的以弱胜强,本质上还是以强胜弱,看问题看整体,也看局部。


遭遇强敌,不是之间硬碰硬,而是退回来。


暂避锋芒,然后寻找有利时机,在局部造成强弱的转换,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


最终整个形式,都转变过来。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看到的世界,就是客观世界。


不是的。


世界很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自我认知的世界,都是主观世界,受到个人的思维限制,存在边界。


可以通过学习,探索等方式,去突破边界,


扩大主观认知的世界。


不要盲人摸象,要从不同的方位来观察具体的事物,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子曰:“温故而知新”。


阅读经典,每个阶段读的感受都不一样,收获也不同。


思维在发生变化。


认知事物,要给自己留点余地,忍受一些不确定。


等待以后更深入地认知。


厚积薄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临时的解决方案,只是暂时有效,长不了。


长期从事的工作,尤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听到学到的只是信息,只有做到才是知识。


做到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不然也不会感叹:“学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


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从信息,到思考,再到认知。



整个过程,稍微差池,就无法真正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它是一个长时间,反复的过程。


厚积薄发。


只有真正把事情想清楚了,才能够薄发。


吸收大量的信息,反复地进行锤炼,提取出一点点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竹子定律:


竹子的生长,在前四年,深深地埋在地下,只长三厘米。第五年开始,每天长 30 厘米,六周就可以长 15 米。


没有无缘无故地爆发。


都是在暗处,进行过大量的锻炼与积累。


不要因为开始得很慢,就放弃,或者一动不动,要行动起来。


现实中没有守株待兔的事情。


今天国庆,祝福祖国!


推荐阅读:成长中最大的问题,是不具备扩展性

若有收获,就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事情   以弱胜强   单线   厚积薄发   钻牛角尖   美文   认知   事物   思维   不好   过程   动作   知识   行业   世界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