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啸傲之地(简单文言)

◎童小汐

我居啸傲之地(简单文言)

童小汐书法:大笔纵横颠张醉素 名山高卧鹤骨松心。

诗为儒家事,而好释者亦能之者,先生是也。释典乃佛徒之业,诗人亦乐之者,先生是也。若论阐风化,翊文教,缁衣圆顶之徒固无与也。至于明心地、修净行,虽缁徒本怀,白衣容或兼之。如其内修净业,外辅风教,未始不可以为一也。

今之文人盛为图强之说而病儒术,洎中华建鼎,则疑典籍、反诗序,夸饰太平以泥人心,诡咎儒学而惑世道,至于支离姬孔,轻薄风教,而纲维陵迟矣,独释教之学犹存古风,文人墨客或乐而从之。如先生者,本务小说散文,亦能诗,以居士身传能仁教法于乡野,时与高僧分席,寺内称净土大家,吾悦而从之游,常闻其徒亦能诗也。

吾早岁刻励向学,尝依止先生门庭,又从先生遵释门法师受浮图戒法。先生今多以诗撑拄于生涯,得《云中诗集》,仰同泰斗, 盖欲尊道德而后事问学, 藉诗学以激风俗也。师徒二人接席, 其事佛耽吟,则颇相类,竟不知吾之好诗者也,抑诗人之事浮图法也。

余也久耳先生之事,登堂对坐,聆其述平生,忆师友,而继之以长喟,慨江河之日下,悒悒然如天将坠者,余亦为之怃然兴悲。盖自诗学崛起,诗垒丛峙,光复以还,诗道日衰,丈其能无喟然乎?其厌世道,遂辞公职,收吟篇,即所居额其集,今将有劳于吾,问序及余,余以其所叹,无虑平仄之不传,乃忧世道之棼错,遂为数语发其端,亦以寄慨云耳。

先生为农家子,七七年生。少喜读书,怡然吟咏田间,得古书则毕读其篇。吾亟从之学,先生授击钵诗,如是三、四载,从问学,尝承间呈诗请益,语曰诗须从晚唐李、杜入手,以上探老杜,令自看诗集,有作始指授之。吾好闲咏,尤喜为五绝,乃旁搜王、孟诸家。读新诗,每每细味评语。

所居背山面海,天风鼓浪,蔚为巨观,灵气所钟,笃生奇特,而我师青年遂起于是,盖其所持者甚大,而所志甚远也,然其为人宽裕敦厚,先生既退隐,事公益、义工诸杂务,凡三、四载,赁青海乡野,曰“云中居”,以为啸傲之地,常邀友共落之,酒酣赋诗,互相酬唱,亦一时之韵事也。众皆雅好吟咏,将以示之不朽,皆与师交十年矣,时以诗筒相往还,又得聚会,刻烛分牋,夜阑始罢,至今读之,山色海光,犹奔腾于楮墨之上,而胜地良辰,尚依稀于梦寝间也。

先生具大才,负有奇气,群瞩望其必有所大遇,不仅博一青衿已耳。孰知沧桑劫后,乐事青毡,名其书房曰三复,自撰一联嘱余书,读之,出语已属不凡,而对句亦甚警策,所谓“项庄舞剑,其意别有在焉。”诗以言志,有感而发,情所必然,赋兴而比,其辞不同,敦厚温柔,其旨有定也,寓言于诗,以明其志。有感斯吟,吟辄有集,击钵拥被之作,罗致不违,防其散佚,已有《西海集》。吾每书画毕,展卷诵读,艺始大进。

师姐不喜击钵,早岁从先生学书画。师姐求诗学于我,吾始以诗教自任,授于家,方六阅月,得先生《西海集》,读之大喜,祈曰:“使我教师姐诵诗,以此为典范。”适师姐试听数月而善之,由是益信愿力不可思议。

师斥谓成大才当以天地为心,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法。五月,师告曰:“与尔等课缘止此矣!”

(辛丑年六月二十八笔於德令哈云中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西海   本务   乐事   释典   名山   儒家   青衿   诗学   乡野   敦厚   文言   诗集   世道   师姐   美文   书画   诗人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