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文字是一场戏

向来文如看山不喜平,这作文也如看戏,应有出场、发展、冲突、高潮和尾声,不论是秦腔花鼓,还是昆曲评弹,总跳不出这起、转、承、合的套路。

有时,文字是一场戏

就说开场前的鼓与板,虽然声音单调,轻重缓急的韵律看似简单,却是人物出场前必不可少的铺垫。待将这场子热得差不多,观众的情绪胃口吊到火候了,一阵急管繁弦之中,才子佳人、英雄侠女施施然登台亮相,赢得一片彩声。

有时,文字是一场戏

接下来这一支分花拂柳,那一路披荆斩棘,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一番唱念做打,铺陈剧情渲染氛围,渐渐将矛盾引向高潮。其间可以一波三折,也可以峰回路转,但一出戏只能有一个高潮,就如一篇文章里只能有一处或是一句打动人心。若整部戏都处于亢奋状态,或者文章通篇全是惊人句,如同面对一个浓妆艳抹却面目无趣的花旦,乏味至极。

有时,文字是一场戏

所以不管是演员也好,作者也好,对节奏的把握和表演的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一副对联说尽了表演艺术的三昧。作为演员既要置身事中,又要超然物外,只有能把自我和角色完全融合,又能做到清醒剥离,在两者之间控制自如的,才是一个好演员。就如说相声的,把观众逗得捧腹不止,自己却绝对不可以笑。自己先笑场,那就落了下乘。

有时,文字是一场戏

写文章应该也是如此。这里当浓墨重彩,此处需计白当黑,哪刻要平铺直叙,何时又可石破天惊,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节奏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控制力。在尽力渲染与刻意留白之间,语音一转,笔锋一宕,如那天外飞峰般径直跳出一句销魂语来,极尽生花妙笔之能事,这才是真正的高手。而有些文章看起来就像聚众喝酒,刚开始很文雅,花间唱和诗酒相酬,继而觥筹交错脸红脖子粗,最后怒目相向,拍台子掀桌子走人,留下一地狼籍。也属节奏控制不好,同样落了下乘。

有时,文字是一场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急管繁弦   分花拂柳   生花妙笔   来文   平铺直叙   脸红脖子粗   超然物外   评弹   笔锋   花鼓   美文   高潮   节奏   观众   演员   文字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