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你也可以成为写作很棒的人

曾经有一句很经典的语录:“我们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如本文所要讲述的语文学习一样,有人学了至少十几年的语文课程,却依然不足以成为优秀的职业人士,更谈不上理解生活,享受生活。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你也可以成为写作很棒的人


吴军老师运用通识教育理念,为我们打开了大语文教育的知识之门。告诉我们,学习语文当以“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为核心。大语文的学习内容比任何一门专业课都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本书的作者吴军先生,是硅谷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现任丰源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程学院董事等职位。
吴军先生的著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谜》、《见识》、《格局》、《态度》等十余部畅销书作品,多次获得包括卫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本书由大语文讲起,从怎样阅读、如何写作到听和说的艺术,围绕“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为核心,一步一步引导读者由简入繁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生动有趣的案例,切实可行的方法,教授读者如何阅读和写作。
一、 读懂人,读懂时代,了解历史和社会,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的。
无论是阅读一篇文章,还是阅读一本书,有些人是看个热闹,有些人却看出了门道。这就是作者所说,高明的读者还要能理解作者的本意,说出作者的内心。

1.理解作品的深意,读懂作者的内心。
从读者的角度讲,能够通过书中的内容反推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才算读懂了一本书。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你也可以成为写作很棒的人


好的作品,是作者向读者打开的一扇心门。而高明的读者,能从文学作品中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感想。
作者通过文学作品的人物,事件,表达对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所思所想。阅读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从这部作品中,感知作者真实的内心。
阅读理解到了深层次,其实就是从读书上升到了读人。
2.从作品中了解历史,有效构建知识体系。
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文学作品,都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与这一时期的历史息息相关。
当然,这种印迹并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也有很大关联。
了解历史和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一段时期的文学作品,有非常大的帮助。

3.兼顾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体会经典文学的魅力。

这里谈到了阅读的分层。
第一类:为增加阅读量而快速浏览的书。
第二类:需要细读精读的书。
第三类:需要典藏的书。
人常说“读书三遍,其义自现。”
记得我上中学时,老师教导我们读书时要读三遍。第一遍浏览圈点,第二遍通识记忆,第三遍,精读细读。
当然,有些书并不需要我们花费太多的精力去读三遍。因为需要读的书太多了。怎样精选出适合自己的,对自己有帮助,有进益的书籍,在浏览第一遍的时候,就能大致了然于胸。
浏览书籍,会增加我们读书的广度,而精读细读,则加大了我们读书的深度。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你也可以成为写作很棒的人


二、掌握写作的阶段和技巧,是我们写好文章的不二法门。
写作有技巧吗?作者肯定地告诉我们:有。
高级的写作技巧会让文章更加精彩。但前提是你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文章架构。
1.写作的三个阶段。
写作是慢慢积累的过程。在初级阶段可以作为生活记录;然后把写作的注意力放到文章的结构和行为逻辑上;最后把写作当成制作工艺品,进行精雕细刻。
2.如何写出好作品。
一个熟练的书面写作者,需要经过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再从天天想写到不轻易落笔的两个过程。
写出一个作品很容易,但写出一个好作品就比较难。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写出好作品呢?
作者从修辞,写景,写情,叙事等方面逐个举例进行了阐述。几乎是手把手地把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巧倾囊相授。
比如修辞手法,恰当的修辞手法,能够给文章润色,而不恰当的修辞手法,反而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你也可以成为写作很棒的人


三、掌握好实用文体写作,可以帮我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1.有效提升写作能力。
提升写作能力,有一个很重要也很有效的办法,就是写日记。
相比于其他文体而言,日记还存性也很私密。是作者在非常放松的心态下,一种内心的情绪表达。
无论是工作日记还是读书心得,或是由自己特殊经历得来的失败感受,坚持写,都是练习写作的有效方法。
写日记可以有效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2.日常文体写作方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碰到的就是公文写作。比如写工作邮件,写个人简历,写学业学术论文,写工作报告等。
比如写简历,作者总结了六个要点:搞清楚写简历的目的;分清楚资历和能力的差异;强调效果胜过强调水平;保持一致性和向上的趋势;注意用词;切记篇幅冗长。
不论是哪一种文体,首先都应该明白写作的目的。动笔前想一想要写什么不写什么,针对的是哪一类型的读者,注重每一类文题的格式和规范。
四、听和说的艺术
如果你准备去听一场学术报告,你会怎么办?会不会提前了解讲报告的人讲课的特点,报告的大致内容,以及你去听这次报告的目的?你能不能与排除报告的关键节点?你有没有准备做笔记?听讲的过程中,如果不懂的问题会不会提问?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你也可以成为写作很棒的人


做一个有效率的听众,自己要有所准备。
如果你这样准备了,那么你听报告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而现实社会中,会说似乎比会听还要重要。
一个口头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往往会在社会中占据主动地位。
会讲,不等同于扯闲篇,一个口若悬河的人,如果讲不到重点,也会令人讨厌。
哪些能讲,哪些不能讲呢?作者的“四讲四不讲”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最重要的主题讲,其余的都不讲;
第二,能讲清楚地讲,讲不清楚或者太花时间的不讲;
第三,自己的独到之处,讲别人都有的东西不讲;
第四,对自己和对方有利的话讲,对自己和对方没有好处的话不讲。
秉持这“四讲四不讲”原则,估计大家都知道要怎么讲话了。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你也可以成为写作很棒的人


五、从名篇中学习文学共情的能力。
文学历史上的不朽佳作不胜枚举。这些作品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得以流传后人。也成了我们相继学习的不朽名篇。
1.从名篇中撷取精华。
王羲之的《兰亭续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千百年后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不仅仅是他们描摹了人们的普遍情感,更是因为它们立意高远,超越了时空。
能够从这些名篇中汲取精华,是我们这些后人之幸。
2.从名篇中体验智慧。
作者从人生,历史,社会,体裁等方面,赏析了诸多文化名篇,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从东方文化到西方美学;从西方的普希金、马克.吐温到中国的鲁迅、张爱玲;从通俗小说到哥特式小说、科幻小说……内容涵盖广泛而丰富。
以文学的形式,探讨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借助优秀的作品,思考它们的现实意义。从名篇中撷取精华,从名篇中体验非凡的智慧,也从名片中学习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认知以及写作能力。

阅后感悟,得此好书,需细细品读。

吴军阅读与写作+数学讲义 ¥425.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硅谷   目的   名篇   讲义   文学作品   很棒   美文   中国   文体   内心   读者   能力   方法   报告   作者   作品   历史   文章   吴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