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第一次读阎连科的小说,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他自创的神识主义题材,感觉很新颖,和莫言的小说有神似之处。

对于作家来说,脑子里灵光乍现,文思泉涌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阎连科说,这篇小说的灵感闪现出来的时候,他正是在西安远郊一片寂静无人的玉蜀黍地里走。

“落日在前面,野草在脚下,寂静在我四周响出噼里啪啦声。”

一、与天斗

“如果人类的祭日到来了,世界上只还有一个人和一粒种子,会是什么样?”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灾,果然使世界只剩下了一位老人,一条瞎狗和一粒玉蜀黍种子。

老人离开了逃荒的人群,独自在山梁上,守着被烈日炙烤得沟壑纵横的大地,守着他那一棵刚刚破土而出,被他用尿液、汗水浇灌出来的一颗玉蜀黍。

那是他收获果实的梦想,那是他穷尽一生的希望,那是他对这个毫不留情的世界唯一的寄托。

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一个村落,一道山脉,一个世界仅就剩下他一个72岁的老人了,他心里猛然间漫天漫地的旷荒起来了,死寂和荒凉像突然降下的虚缈末世样,一下根植在他全身。”

就像一场宏大的电影刚刚拉开巨大的帷幕。烈日炙烤下的光秃秃的山梁上,站着一位驼背的耄耋老人,一条瞎了眼的土狗,还有一棵刚刚冒出芽的玉米蜀黍。

脚下是死寂的村庄,逃荒的人们带走了所有与生命有关的东西,留给先爷和狗的,只有一口快要枯干的老井。

活下去,守着这颗寄托了先爷无限希望的种子,像守护子孙后代一样,这是先爷的神圣使命。

这位耄耋老人,像不像西方文学中推石上山的西西弗,倔强、坚守,不屈服于命运的捉弄。

二、与鼠斗

“饿死天,饿死地,还能饿死我先爷?”

先爷不是神,不能在空旷的土地上变出粮食,也不能在廖无人烟的村庄里找到食物。

可先爷必须填饱肚子,填饱他和那条瞎狗的肚子。这样才能继续守着那棵给他带来全部生命力的玉蜀黍,看着它一点点长大,发芽、长叶、抽穗、开花,直到结出果实,成为来年新的种子。

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先爷的玉米蜀黍,是这个村庄生存下来的希望,先爷一定要等到收获的季节。

无奈的先爷,吃了村人们在逃荒前点种到田间的玉米种子。但更多的玉米种子,被田鼠搜刮走了。

先爷只能挖鼠洞和老鼠抢食。

老鼠报复了先爷,哄抢了他的粮食,玷污了他的井水。

先爷和老鼠的战斗充满血腥。井水干涸,成千上万的老鼠瞪着一双充血的眼睛,藏在耙耧山,时刻等待着反扑的胜利。

不是你吃了我,就是我吃了你。先爷与鼠的战争,终于以人的残酷而顺利。

老鼠们不但败给了先爷,还用自己的肉,给先爷提供了新的食物来源。

饥荒的大地再也没有赖以生存的东西,就连老鼠也活不下去了,开始漫天遍野逃亡。

小说以一种史诗般悲悯画面,带着刺痛人心的冲击力,呼啸而来。

就连吃木板、草席都可以活下去的老鼠都举家搬迁了,先爷和瞎狗还能在这里活下去吗?

三、与狼斗

“只要我不倒在这沟里,你们就别有胆靠近我。”

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村里赖以生存的老井被老鼠的尸体塞满,就连放下被子也浸不出水。

先爷要找到水,他还不能死,因为他的那棵宝贝玉蜀黍得施肥,得饮水,得在秋收时,结出颗粒饱满的种子,留给逃荒回来的村民们种植。

先爷向着鼠群逃来的方向走,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铁条上。

从清晨到黄昏,“喘气声一步一掉落。”

在忍受了五个月的极端干旱之后,先爷终于看到了筛子大的一汪水,也看到了与他隔水对峙的一头黄狼。

聪明的黄狼当然不会出让自己的地盘,更是想把先爷当成盘中餐。

九只饿狼,一个耄耋老人,在狭窄的山坳里对峙。

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精彩,高潮迭起,画面感极强。

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老人与饿狼的对峙,是体力上的抗争,更是意志间的较量。

谁先蹲下谁就是弱者。

老人只有一个,而狼是一窝。

一窝狼终是有大有小,幼狼体力不支,意念更抵不过久经世事的老人。

凭着最后一点顽强的意念,老人再一次成为胜利者。

这一次,老人赢得了生命之水。

四、与自己斗

“先爷说,不用跪,这都是天意呢,合该我做玉蜀黍的肥料了。”

最后一只被囚养的老鼠,成为老人和狗的最后一餐。

瞎狗耐不住饥饿吃了鼠皮,却为老人煮了一锅鼠肉汤。

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老人却怀疑狗独吞了两人最后的口粮, 却也不忍苛责。用一枚两面都有字的铜钱,决定了自己的生死。

而被先爷精心养护的那棵玉蜀黍,终于还是长大了。虽然经过鼠啃,经过狂风吹,折损过,残缺过,却依然顶着炎炎烈日的炙烤,抽了穗,开了花。

先爷拼着最后一点力气,为自己挖了坟。把最后一口肉汤留给了狗。也用最后的智慧,给玉蜀黍接了可以滴灌的水源。

他手臂伸展着,在广袤的黄土里,拥抱着玉蜀黍的根。他用自己的身体,给玉蜀黍做最后一次施肥。

在收获的秋季,玉蜀黍终于结了果。

四散逃荒的村民也回到了家。他们看到了先爷留给他们的种子。

“七颗玉蜀黍子,星星点点地布在一片灰色的干瘪里,像黑灰色的夜空中,仅有的七颗蓝莹莹的星。”

他们仿佛听见先爷用嘶哑的声音对着太阳大声喊:“你先爷我,照样能把这棵玉蜀黍种熟结子,你能咋样我,你能咋样我!”

苍凉又悲壮!

阎连科《年月日》:中国版的西西弗斯,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读完这本小说,我又一次想起了西西佛推石上山的故事。

西西弗被神所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推着一块巨石上山。石头被推到山顶的一刻,瞬间滑落。西西弗重新推起,一步一步登上山顶,石头又滑落,西西弗再推……

在这永无休止的重复中,西西弗始终没有怨言。

而《年月日》中的老人先爷,与天斗、与地斗、与鼠斗、与狼斗、与自己斗,终是为了完成一个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连年大旱、寸草不生的干涸土地上,种植一颗成熟的玉米。

一个人、一条狗、一座荒山,守着一个似乎实现不了的执念。

这与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是多么相像啊!

生生不息,永不言弃!

有人说阎连科是继莫言之后,最有望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的书很值得一读。

年月日 阎连科 著 ¥2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蜀黍   玉蜀黍   山梁   耄耋   肉汤   饿狼   井水   生生不息   烈日   美文   中国   村庄   玉米   年月日   种子   老鼠   老人   世界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