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西府“忙罢会”

◎岚源

关中西府“忙罢会”

经历了“三夏”大忙,夏粮入了仓,秋苗拔节长,关中西府不少村子的“忙罢会”也渐次“粉墨登场”。

关中西府“忙罢会”

在西府乡间,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好多村子都要过“忙罢会”。各个村子“过会”的日子不尽相同,但都固定在农历的某一天。逢哪个村子过会,这一天就是该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各家的亲戚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谈谈收成、说说打算,把酒言欢、共话桑麻,整个村子都氤氲在喜庆欢聚的氛围中。

关中西府“忙罢会”

过会的日子也是各村自己的节日。通常在过会前好几天,各家各户都要洒扫庭除,割肉买菜,准备盛情款待亲戚们,因为过会这一天也是一年中亲戚聚得最全的时候(因为春节期间相互走亲戚拜年或“送灯笼”,每家总有人外出做客,也要有人留守待客)。当然,熟识的朋友、老同学有时也会前来欢聚,让过会的热闹气息更为浓郁。哪个村子过会,那一天村子里便会骤增好几倍的人,周边村镇的礼品、瓜果商贩也会前来“赶场”,当然绝对是“不虚此行”的。有些村子过会时还要请戏班来唱戏,亲戚们白天品味主家精心准备的美味佳肴,晚上再享受酣畅淋漓的秦腔“精神大餐”,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是农人特别是老戏迷最喜爱的。如今除了唱戏,有时还会有歌舞类的文艺娱乐节目前来助兴表演,可满足不同年龄观众的口味。

关中西府“忙罢会”

“忙罢会”在西府乃至关中农村历史悠久,至今盛行不衰。已故陕西省著名作家陈忠实在其代表作《白鹿原》中就对此有过描写:“麦子收罢新粮归仓以后 ,原上各个村庄的‘忙罢会’便接踵而来 ,每个村子都有自己过会的日子。”在新中国成立前,关中农村人在那样艰难的生活条件下都要过“忙罢会”,足见对其的重视程度。至于“忙罢会”的来历,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夏收结束了,农人可以松一口气了,亲戚们相互间来看看各自收成如何,交流一下经验;二是“龙口夺食”收获了新麦,农人便用其磨新面,压挂面、蒸馒头,送给亲戚们尝新,至今在好多村子过会时,亲戚提的“礼当”中就有馒头,当然主家给亲戚的“回盘”中也有馒头;三是夏收太忙,相互无暇看望,到了“忙毕”农闲时,大家在一起聚一下,交流一下感情……如今亲戚间这种走动,除了欢聚一堂交流收成,更多的是谈谈各自的收获和打算,增进感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忙罢会”对于农人也有点“半年总结会”的意味。

关中西府“忙罢会”

如今的西府农村,人们的生活条件已大为改观,“忙罢会”过得更是有滋有味。盛夏时节在乡间,隔几日便会看到过会的盛景,大家相互拜望,其乐融融,成为农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也让浓浓的亲情和乡情如甘醇的美酒,历久弥香。

关中西府“忙罢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龙口夺食   关中   夏收   夏粮   农人   欢聚   收成   乡间   村子   美文   中西   农历   年中   馒头   亲戚   日子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