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抑郁症朋友相处,如何才能不心累?

抑郁症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不仅对患者如此,对于患者的家人朋友来讲也是如此。

假如你身边的人罹患抑郁,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要怎么照顾TA才能好起来”?

这固然很好。

但我们想提醒你这么做的前提:树立你和TA的边界,做好心理准备。

首先,抑郁症患者的照料者,更可能经历心理困扰。

一篇2011年的文献显示,抑郁症或者躁郁症患者照料者比其他类型患者的照料者有更大概率患上情绪问题;同时,他们的生活质量很有可能会降低。

其次,每个病人抑郁发作的表现不一样。

有些人在疾病发作时会变得暴躁易怒,有些会酗烟酗酒或者嗜睡,有些可能没力气自己换衣服、吃饭,满足最基础的生存需求。

甚至脾气不好时会拿你出气……时间久了,你可能会因为照顾他们而身心俱疲。

所以,照顾抑郁症患者不是爱心泛滥就行,“我想帮你”和“我有能力帮你”是不同的事。

身为照顾者,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有限性,并和抑郁症朋友理清边界——我们能帮助TA的是什么,什么是TA需要自己努力的?这样的帮助而非包办才有意义。

01

陪护TA的前提,是试图去懂TA

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你得先学会交谈,比如向对方表达:

“你对我很重要”,

“无论如何我都在你身边”,

“这不意味你脆弱或者有缺陷”,

或者问TA“你想聊一聊吗?”

有时候,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TA谈论困扰时倾听,让对方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倾听者比给出建议重要得多。

你不需要试图“修复”对方,你只需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鼓励抑郁者谈论他们的感受,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不要指望一次谈话就能达到目的。

抑郁者倾向于远离他人,孤立自己。你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表达你的关心、温柔、耐心,而且得坚持。

02

这些话,请不要轻易说

“我理解。”

说这句话之前,请确定你真的理解。

如果你有过抑郁症经历,当TA意识到你曾有和TA相同的体验,也许有助于TA变好。但要知道,抑郁症的种类、体验是很复杂的,即使你经历过某种抑郁症,TA的感受也可能与你有很大不同。

如果你所经历的只是轻微的忧郁,TA可能会觉得你轻视了TA的痛苦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承认你不清楚对方正在经历什么,但你真的关心。

通常,最好的说法是“我不明白,但我真的想知道。”

“你这就是懒/自私/闲的/想太多。”

这些话是重灾区,不要评判他们。

抑郁症的成因常常不是单方面因素,遗传、急性应激事件、早期童年经历…… 先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

你不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正经历怎样的痛苦。“你这就是懒出来的”这句话确实太伤人了。

“坚强一些。”

废话也不要说,谁不知道要坚强啊,这不是坚强不起来吗?

这种时候,这句话像是指责对方“你不够坚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那就不要说,默默地陪伴也是一种支持。

记住,如果你不是医生,不是专业人士,就不要怀着“让我帮助你”的心情,去帮助抑郁症朋友,而是以「我需要你」的姿态,去接近他们。

03

记得给自己留时间

虽然抑郁症患者是需要被照顾的人,但别忘了,你也需要保留自我照顾的空间。

你要记得给自己安排一些放松和休闲运动——让你在照顾的患者知道,你不会一天24小时围着他们转的。

帮助别人的前提,是先保全完整的自己。

设立合理的边界,可以防止所有人一起泥足深陷。

不加节制地倾倒出来能力之外的关怀,对TA对你来说,都只能是伤害。

最后的话

请善待身边每一个抑郁症的患者,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TA,你也不要苛求自己可以治愈TA,你可以做的最多的就是陪伴TA。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不要把你的情绪的波动就简单界定为抑郁症,这二者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总之,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无论你是否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你都要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你的存在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是你的存在对于你的亲人朋友而言是无比重要和珍贵的存在。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朋友   可能会   时会   边界   美文   抑郁   困扰   患者   前提   要说   坚强   情绪   痛苦   因素   意义   身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