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是焦虑,越想逃避

电影《百元之恋》中,女主一直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

被妹妹嘲讽,被同事骚扰,被心仪的男人瞧不起,她自嘲“只值100日元”。

但在31岁时,她决定开始追逐成为拳击手的梦想,即使每天工资只能勉强果腹,即使女拳击手的退役年龄是32岁。

她训练很刻苦,生活中只剩下拳击,在首场比赛中,面对年轻而强大的对手,她还是输了。

但此时的一子虽然失败,也不会再逃避。她开始微笑,勇敢表达爱,失败更让她意识到了努力生活的意义。

生活中,我们难免有颓废想放弃的时刻。

我们也许会退回到“精神避难所”,短暂地休息。

但怎样能不在颓废情绪中长久搁浅呢?希望本期两位咨询师的回答可以给你启发~

问题:一想到自己很差劲就想逃避。

总是会在某个时刻突然想到自己糟糕的现状或是糟糕的过往,然后就浑身发热,觉得自己简直太差劲了。

可能是在恶性循环中又一次没能成功自律,也可能是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没办法达到以前想要达到的目标等等。

每当这个时候就没办法踏实下来做好手上的事情,就只想要逃避,想要看剧刷社交软件玩游戏来缓解焦虑的心情。

但是就会导致完不成任务一拖再拖,然后就开始自暴自弃。


心理咨询师1:

似乎你的心里有一个理想化的自己,与理想化的自己相比的落差,让你产生了难以辨识的一系列的负面情绪。

比如紧张、焦虑、担心、恐惧、愤怒、怨恨、兴奋等等。

这些复合的负面情绪引起浑身发热的躯体反应,也形成了“自己太差劲”的负面评价。或许你经常处于觉得“差劲”的状态,想变成理想化的自己。

但是,越给自己立下理想化的任务清单,越是想要理性完美地完成,就越是担心没有成功自律后的挫败感,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恢复状态的循环中……

理想化的自己越优秀、越理智,生活中的自己就越挫败、越情绪化,从而产生内耗,内耗越强烈,越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获得快乐、恢复自信、调整状态。

如果以上理解符合你的情况的话,那么,理想化的自己是怎么来的呢?

可能来源于我们曾经感觉到在重要关系中的被忽略、贬低、挑剔、比较、诱惑、甚至暴力对待的内化,和对客体的认同。

心中可能形成了潜意识幻想:我没有被重视和肯定,是因为我不够好,如果我足够好,才能得偿所愿。

如果上面的动力学假设成立的话,我有三点建议:

01

包容并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允许缓解情绪的过程和办法,从而减少内耗,可以高效恢复状态。

看似没有意义的看剧刷社交软件玩游戏,其实是你智慧的潜意识在避免努力后可能的存在的未知的不足的带来的挫败感,是对自己的保护和宠爱。

这种类似“躺平”式的休息被允许,被信任,依然被爱的感觉,或许正是我们一直渴望获得的。

02

多肯定自己

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一点努力、一点收获……哪怕再小,都给自己大大的肯定,用对自己的正面评价替代负面评价,减少挫败感。

在这里,也建议在理想化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符合自己当下状态的、可实现的小目标,并留出调整情绪、做喜欢的事的时间。
03

享受心理咨询服务

其意义有二:


在咨访关系中的情绪体验的积累,可以矫正我们原始的自动化的情绪体验,形成安全感,转化成自信,习得更高效的调整情绪的经验。

心理咨询师2:

心理学有个基本的定理:不论一个人多聪明,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思考一件以上的事情。

你觉得心理乱七八糟,其实也是你先想一件事再一件事,而且没有一件事有结论,又转换太快,所以觉得乱七八糟。

所以,行动起来,觉得自己能力差,就是提高能力,觉得自己性格差就去提高修养,觉得自己心态不好就去提高情商。

具体怎么做呢?我有以下建议:

01

提前计划,而且要计划的具体有效。

首先,要有具体的条目和成果。

这个计划不能是模糊的,比如,“这一周要充实的度过,绝对不能懒惰”;而是具体到条目和成果。

比如,周一完成什么、周二完成什么、什么时候看书以及到什么结果。

其次,要能够测量和实现。比如“我希望脱单”,这就是不是计划。

而参加3场城市交友沙龙、读书沙龙、在特定场合上认识不下5位朋友,就才比较容易实现的计划。

02

我有很多毛病,但是我值得现在的位置。

主动找我们进行职业咨询的,当然更容易是在职业发展上遇到挫折或者困难的,这个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自卑的时候。

所以,我经常说:你至少是凭借自己本事长大的吧?

然后,现在你的学历,以及你手里的工作,也都是你用合法手段得到的吧,那么,就算你还有很多毛病,你也值得现在的位置。这么说,其实是接纳。

因为,自卑带给我们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我不够好”,而是“我受不了我不够好”。

这份受不了,会让我们被反复煎熬。

世上不够好的人多了去了,只有受不了自己不够好的人,才被自卑折磨,进而焦虑、恐惧或者贬低自己来自我防御。

这里我的建议是,关于你的缺点,请尽量说清楚。

不要说“我性格差、能力差、心态差”,具体到我性格上有什么特点、我能力上哪里不足,我心态上容易XXX。

这样按照具体条目写下来,能让我们从纷乱的情绪中,回到现实,让我们如同置身事外一样的观察自己并关注自己。

比如,我最近辅导的一位遭遇裁员的女孩,就非常沮丧地跟我说:我离开这家公司什么都不会。

我问:那你具体说说,你不会什么?她有些愣了,我继续问:“你说自己什么都不会,说两条你不会的我听听”。

她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说:我只会运营实体店,不懂电商、脑洞不够、互联网行业经验也不够。

听听,你不会的这些很多人都不会呀,为啥别人不觉得是问题呢?

这恰恰是基于你在实体店里积累的行业知识和经验,才让你发现自己的不足。

总之,一旦我们开始脚踏实地的分析,我们就开始面对问题,然后很多问题就会随之解决。


最后的话:

生活中很“丧”的时期你是怎么度过的?你有没有让自己开心的小秘诀?欢迎评论分享你的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焦虑   拳击手   内耗   高效   条目   美文   负面   自卑   心态   情绪   性格   意义   状态   评价   建议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