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强的人更快乐

主观幸福感强的人更快乐

信仰是对理想结果的信念,是通过科学途径或其他途径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就像你看到的,它能激发现实中的力量。哈里·爱默生·佛斯狄克认为,“真正快乐未必是愉悦的,它多半是某种胜利的感觉。”一个人主观幸福感越强,越能感受到快乐,不被外界打扰。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整体评价。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评价,从而形成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穷人同样可以很快乐,富人一样有烦恼。一个人是否幸福,有时候不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而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评价的结果。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在苦难的日子中也能感受到幸福。

主观幸福感强的人更快乐


一个小伙子总埋怨自己时运不济,无法变得更富有。为此,他整天愁眉苦脸,过得一点儿也不开心。一位远行的老人路过,到年轻人家里投宿。看到年轻人紧锁眉头,老人问:“你为什么不快乐?””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富有,日子过得这么艰难。”“你不贫穷啊,在我看来你很富有!”老人坚定地说。“是吗,这从何说起呢?”年轻人问。“假如现在斩掉你一个手指,给你1000元。请问,你会同意吗?”老人提出了假设。“当然不会同意,我可不想身体残缺。”小伙子坚定地回答。“假如斩掉你一只手,给你1万元,你会同意吗?”“那更不可能了,我无法接受。”“假如让你双目失明,给你10万元,你地同意吗?”“坚决不会同意。”“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给你100万,你会同意吗?”“不同意。”小伙子不容置疑地回答。“假如让你马上死去,给你100万,你会同意吗?”“不干。”小伙子脱口而出。“恭喜,你已经拥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别再抱怨了,别再整天哀叹自己多么贫穷,你有美好的未来。”老人意味深长地说。年轻人听了沉默良久,终于幡然醒悟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糟糕的情形抱有好的想法,不要担忧和恐惧。处理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和工作中的问题时,尤其需要积极面对眼前的困境。主观上更乐观,幸福感更强,即使面对糟糕的场景也能获得强大力量的支撑。

主观幸福感强的人更快乐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外控型人格的人很容易将灾难扩大化,并产生无助感。无助感会产生一种让人进入麻醉状态的无望感,这就是绝望循环。杰出的未来学家朱尔·巴克和宾夕法尼亚大学马汀·西里格曼博士有一项著名的研究,将无助和无望的关系描绘成一个反馈圈,无助产生希望的丧失,无望又会增强无助,它们相互加强,互相促进,最终带来灾难性后果。每个人都有过悲惨的境遇,被沮丧和悲伤的情绪笼罩,这是正常的生活体验。但是,你不能任由这咱不良情绪持续下去,因为它会破坏人的心智。有效的做法是成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主动引导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朝着积极的方向———不只是为自己,也为其他人着想。富兰克林曾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实、诚意和热情。”无论周围的人怎么对待你,一定要乐观面对,让对方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你的热情,那么抱怨就不复存在了。从现在开始做一个乐观的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心,控制自己的情绪,自然容易掌握自己的命运,始终活在晴朗的日子里。一个人在主观上感受到幸福,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快乐的。即便自己一无所有,依然能够感到快乐感到满足,你就能不被外界的环境左右,让生活充满乐趣。

主观幸福感强的人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宾夕法尼亚大学   爱默生   巴克   主观   幸福   积极向上   美文   小伙子   幸福感   无助   乐观   情绪   年轻人   老人   评价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