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人生在世,都愿意做一个正君子,不愿意做一个无耻小人,这是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体现。可是,有人觉得君子标准很高,高不可攀。其实,君子是由普通人不断修炼而成的,成为君子的过程,也是人生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

子路同学曾经向孔子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做才算君子,连着3问,孔子连续3答,就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百姓”,这3个回答是一步步的深入,层次是一步步的提升,境界一个比一个高,同时又是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0 1 修己以敬

“修己以敬”,就是通过修养自己,使自己变得谦恭、庄重,修身是属于道德的范畴。

中国是一个重德、尚德的国家,非常看重一个人的道德,道德是压倒一切的,被视为具有某种绝对价值的存在。而道德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修炼而来的。

修己就是修炼自身,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自古以来,人们把修身看作是做人的根本,上到高级官员,下至黎民百姓,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在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行方面要求是一致的。

懂得如何做人,才知道如何正确地做事。做事之前,先修养道德,先把“三观”订正,以谨慎态度持守内心的真诚,以正当方式规范言行的表现,自己先做到心安、身安。

《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做人就要恭敬谨慎地面对一切,心存敬畏,敬己,敬人,敬事,敬业,任何时候都不乱来,先把自己管理好,做到不害己,也不害人。

古代的仁人志士把儒家“内圣外王”作为一生的追求,“内圣”就是加强道德修养,使品德达到极高的水平;“外王”就是用德去治国平天下。以圣贤为标样,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穷则独善其身,为随时能治国平天下而时刻准备着,实现达则兼济天下。

作为现代的人,同样的也离不开修身,无论什么时候都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把德放在第一位的。选人用人是这样,就是成家找对象也是如此。一个人品德好,在家是一个负责任的家人,在单位是一个尽职的好员工,这样的人让人们放心。

《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0 2 修己以安人

当子路听到孔子说“修己以敬”就是君子,他觉得这样是不是太简单了?君子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老师天天都在强调做人先修德,他耳朵早就听出老茧了。孔子接着说,把德性修养好了,就要去做事,“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人”,“人”是指周围的人,就是通过修养自己,来安抚周围的人。做人是为了做事,修身不只是为了独善其身,管理好自己之后,再去管理别人。

《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在家庭中,先把自己的家管理好,让全家人生活有所依,居住有定所,夫妻和谐,赡养孝敬好老人,抚养教育好孩子,全家和睦相处。为家庭能够尽到责任,而不是让全家吃不饱,穿不暖,生活饥寒交迫,别人是小康生活,而自己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如果是这样,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在单位中,能够认真工作,恪尽职守,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当同事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帮助,对于能力不如自己的,不嘲笑他们,还能尽力地去帮助,而不是把同事时刻看作是对手,总是留一手。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通达了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在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他人。

很多人做到这种地步,虽然不能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起码能够管理自己、家庭,不给他人添麻烦,不为国家增负担,已经相当不错了。

《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0 3 修己以安百姓

子路觉得能够安抚周围的人要求还是不高,因为作为一个人,能养家糊口是必须尽的义务,做好工作是本分,帮助他人是举手之劳,好像大家略一努力,就能做到,也不是很难的。于是,他又问孔子,做到些就够了吗?

孔子说,还人更高的要求,就是“修己以安百姓”,要安抚天下的百姓,让天下的百姓安居乐业,这可是像尧、舜这样的圣明的君主都难于做到的,这个标准够高了吧。

“修己以安百姓”,就是通过修养自己,使得天下的老百姓都得到恩惠,是从“治国”和“平天下”的角度提出要求的。

能够做好工作,挣一份工资,可以养家糊口,这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也是普通人生活的常态,的确不算是很高的要求。

《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管理好自己的家之后,还有更大的能力,就要为国家、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惠及更多的人,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如果大家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的小日子,不关心国家的大事,社会的发展,不想为国家多出力,这个国家也不会富强,这个社会也不会好到什么地方去,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也不一定幸福安康。

作为一个人,在管理好自己、家庭的同时,还要尽一份社会的责任。像孔子,如果他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不为天下的苍生奔走呼吁,他满有一份安定的生活,省部级的高级职位足可以让他生活安逸,舒舒服服过一辈子,而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的安定选择了不安生的人生。

有能力,就为社会尽一份力,人人为社会负重前行,才能换来岁月静好。

《论语》|做君子不难,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就能达到

结束语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百姓”,是3个不同的层次,也是3个不同的人生境界,由推己到及人,进而达到安天下的最高目标。

“修己以敬”,是从自身做起,做到心安、身安;“修己以安人”,就是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人,做到己安,人安;“修己以百姓”,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让更多的人受益,让大家安,天下安。

而做到这些,前提是要修养自己,有德才能为人,有德才能为国为天下。不管自身能力的大小,做的事大小,都是要以做人为基础,都不能离开“修己”,看似简单,却是一切的基础,并且修身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生的必修课。

只有不断修养自己,人生的境界就不断提升,就会离君子越来越近,离小人越来越远。我们要尽量做君子,争取不做小人。

#翘楚读书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宪问篇》:

【原文】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君子   安乐   论语   孔子   境界   人生   独善其身   养家糊口   品德   美文   修养   小人   道德   百姓   社会   国家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