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圣人,一个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另一个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王阳明。二人相差1000多年,孔子开创了儒学,王阳明创立的心学将儒学延续下来,使之没有成为绝学。

王阳明与孔子一样注重修养德性,教书授徒,他与孔子的不同之处是能文能武,即出世又入世,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实现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的理想。《明史》定论:“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阳明心学包括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部分有机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其构陷致罪,廷杖四十,并且是有明一代被扒光裤子廷杖第一人,他所受的痛苦和羞辱可想而知。之后,王阳明谪贬到瘴气弥漫的贵州龙场当驿丞。在去龙场的途中又被刘瑾追杀,幸被王阳明发现,制造投水自杀的假象才得以逃过大难。

在龙场的艰苦岁月里,王阳明有更多的时间思考,结合历年来的遭遇,反省人生,反省所学。经过长时间的反思,一天夜里,他忽然有所顿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心即理”,即心便是宇宙,理便是宇宙中的规律,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二者是共生的关系。

王阳明认为,心无外物,要“致良知”:“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是推极、恢复和实践的意思,“良知”就是知是知非的道德意识。人的认识和修养只有达到一定程度,通过“致”使良知明白,也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

王阳明“致良知”学说可以精凝为4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有良知,因后天接触世事发生了变化,被蒙蔽了;能够辨别善恶是良知的标准,能够隐恶扬善才是真正的良知。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一个学生始终弄不明白“致良知”是什么意思,就与王阳明论学到深夜。忽然听到房上瓦响,紧接着门外一阵骚乱,卫兵大喊抓贼,不一会儿,卫兵把一个小偷押了进来,等候王阳明发落。

王阳明指着小偷对众人说:“我把他的良知找出来,你们就明白了。”他叫小偷把衣服脱了。

众人大惑不解,小偷更是惊惧交加,奈何身不由己,一直脱到只剩一条裤衩时,任凭阳明疾言厉色,小偷死活不肯再脱,并高声道打死也不能再脱。

阳明指着小偷对众人说道,这就是良知。脱掉外衣可以,但一丝不挂就不可以,羞耻之心升华到理性的选择就是是非之心,这就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小偷向阳明下跪说道,他为生计所迫行窃,做贼好几年,从来没有人说过他还有良知,今天才知道,今后死也不再偷了。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王阳明叹道:“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

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只是被遮蔽了。他把良知比作主人,私意比作奴婢。主人沉疴在床,奴婢便作威作福;主人服药痊愈,奴婢则渐听指挥。只要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就是凡夫俗子都可以成为圣贤。

王阳明创造性地将“良知”分本然和明觉两种状态。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在生活中,要对心灵作不断的净化。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正如他临终前所说“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曾任浙大中文系教授、国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胡哲敷:“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朝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被视为官场成功的典范,有人想复制他,天天读曾国藩,照样仕途失意,为什么?因为没有经历同样的心路历程。内圣才能外王,只有提升内心的修为,才能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王阳明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们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道德的实践性,要在事上磨练,做到表里一致。通过知行合一的功夫达到“致良知”的境界——良知的恢复与重光。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江户时代后期,“明治维新的摆渡人”佐藤一斋将王阳明的诗《啾啾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经过他对阳明心学的推广,阳明学在日本受到推崇,最重要的就在于它具有“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成为变革维新的有力武器。明治维新后日本首任总理大臣伊藤博文是阳明学信徒。

孙中山为探索救国之路曾潜心研究王阳明的心学。

蒋介石说,心学是他终生的精神食粮,曾三到阳明洞参悟,并将草山改为阳明山。

少年毛泽东曾对《王阳明全集》、《传习录》逐句逐字做批注。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85后新锐作家吕峥查阅了王阳明的大量史料,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写成《明朝一哥王阳明》一书,它既是一部人物传记,也是一部心学发展史。

书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王阳明荡气回肠的一生,让读者全面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一生。

另一条就是阳明心学的产生发展过程,深入浅出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人生经历其中,说明其来自于生活并实践于生活的本质特征;书中用一定的篇幅阐述了中国古代思想进展及对王阳明的影响,充分说明了阳明心学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兼收并蓄是心学强大的根基,全面介绍了心学核心宗旨、整体构架。

吾心安处是故乡,王阳明教给你消解烦恼的方法

现代社会人们把眼光转向外部,越来越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心灵深处愈加烦躁,物质的追求并没有让人们觉得永远快乐。现代人向王阳明学什么?

王阳明心学对现代人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加强内心的修炼,做到知行合一,使自己达到“致良知”的境界从而,以一种豁达的心态为人处世,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被世界改变。”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成功学的教科书,他的心学是开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想详细了解王阳明一生及其思想,请读《明朝一哥王阳明》!

#头条品书团#@磨铁图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草山   明治维新   廷杖   孔子   明朝   奴婢   儒学   心安   良知   圣人   美文   命题   万物   小偷   故乡   宇宙   烦恼   方法   人生   心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