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之一:腾茬

小麦备播有技术,不打无准备之仗


克明食品种植大课堂:小麦备播之一:腾茬

现如今的广大农村,仍有挥之不去的“一麦顶三秋,七分种三分管”的农谚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着实让人们感受到小麦生产的地位,以及抓好备播环节的重大意义。备播的地位举足轻重,定有它说不尽道不完的理由,而备播的实质,既有备的内容又有播的要求,两者相加才彰显出完美与紧迫。如何诠释“备”和“播”的内容及要求,常常成为农民朋友常谈不衰的话题。为此,笔者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和讨论。

“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一位伟人在战争年代高度精辟的概括,可见准备了准备好是多么的重要,实事上种庄稼也应遵循这个道理,有备而来是干好一切的基础,是开局前的暖场。种足种好小麦,其准备好什么内容,又如何高质量的下种,是必须破解的一张“考试卷”!

“备”字包含着腾茬、施肥、整地、造墒、选种、拌种等一系列的规定动作,且环环相连,环环紧扣,而“播”字涵盖着播期,播量,播种深度的要求。

(一)腾茬

一年又一年,到了秋天,在广大农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农民朋友中常常弥漫着“春华秋实,成就有我”的强大磁场。广袤的田野上陆陆续续成熟了的秋庄稼欢呼着,跳跃着举着成绩单不断给人们显白,尤其是夏玉米,大都在九月中下旬籽粒乳线消失后,急切切地盼望着进入粮仓,并大声呼叫着,吆喝着人们说“土壤累了,困了,该歇歇脚打打盹了,请尽快砍倒我们腾茬,腾茬啦,让土壤休息休息行不行?养精蓄锐中不中?”,然而,这时的人们却充耳不闻,死死牢记“见籽不顾苗”的信条,一心只扑在秋收的劳作中,让土壤仅有的短暂休闲时间白白地错过了,哎,真是太可惜了。那么早腾茬究竟有什么好处值得大声疾呼?呵!经过梳理还真的有铁的实事给以证明,一是成熟了的玉米植株内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养分和水分,通过腾茬耕翻可以及时归还于土壤。二是腾茬后土壤处于休假状态,得到了自我修复的时间,有利于小麦根系正常生长。

即然腾茬有着这样那样的好处,就要早行动抓主动,夏玉米收获后,趁着秸秆含水量较高,青脆易断之时,及时粉碎还田,要求打碎的秸秆长度最佳不超过5厘米,一般长度为8至10厘米,最好粉碎两遍,粉碎个彻彻底底。为了加速玉米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可以使用秸秆腐熟剂来提升腐解速度。而人们对于秸秆还田的评价由原来的喝彩不断到目前的褒奖不一,真是到了需要重新审视的时候了,否则将制约着该技术的向深度推广,对于秸秆还田的作用需要来个温故知新:

一是保护农业生态,避免空气环境污染,保护土壤里的有益微生物,避免土壤烧焦板结。

二是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农田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秸秆在土壤里发酵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把自身含有的营养元素释放出来的过程,通过秸秆还田把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取之于地,还之于地”,相应地减少了化肥用量,节约了种地成本。

三是补充土壤里的有机质,增加微生物的数量,提高其活性,改善土壤,提高地力。有人测试,秸秆中的有机质含量大约占10%至15%,所以粉碎的秸秆腐烂后都能给土壤补充有机质,而有机质是决定土壤肥力高低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有机质多了,农田的地力自然就会好,小麦生长就会更有劲,长势会更好。

四是大幅度增加土壤里有益微生物菌的数量,提高其活性。这是因为有机质可以为微生物菌的繁殖活动提供能量和场所,为形成更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和提高土壤通透性以及预防板结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土壤自身对水/肥/气/温之间的调节能力。

五是抑制田间杂草,避免草害的发生。覆盖在地面上的细碎秸秆减少了阳光与土壤的接触面,削弱了田间表土层的光照强度,降低了表土层的温度,起到了抑制杂草发芽和杂草长势的作用。正所谓“地好根才好,根好苗才壮,苗壮好生长”。而人们对秸秆还田的埋怨和操作不当带来的诟病又有哪些呢。真的唠叨唠叨:

一是秸秆彻底腐烂分解后才能释放出营养元素供小麦根系吸收,然而玉米秸秆腐烂慢,分解不彻底,反过来对小麦正常发芽,出苗及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粉碎的秸秆覆盖的不均匀,掩埋深度不够,没有达到粉碎及掩埋标准,标准指的是粉碎的秸秆长度不超过5厘米,掩埋必须在15厘米以下的土壤里,否则,既影响秸秆还田的效果,又对小麦的播种与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秸秆还田后,不浇水沉墒或镇压沉墒,容易导致土壤跑风漏墒,出现苗黄现象的发生。

三是还田秸秆的长度过大容易对小麦生长起反作用,会造成土壤上虚下翘空,容易形成根系悬空无法接触到土壤颗粒,导致根系难以吸收到养分和水分,造成苗黄苗死。

四是粉碎的秸秆,需要微生物的帮助下,才能快速分解腐熟,而微生物的活动需要消耗掉大量的氮素,小麦的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也需要吸收大量的氮素,势必造成秸秆发酵分解过程中与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激烈争夺氮素营养的局面,这样以来不仅会延缓秸秆腐烂分解的速度,更容易导致小麦生长因缺少氮肥而出现苗黄苗弱及死苗方面的局面。

五是玉米从播种到收获,耕作层滋生的大量病菌虫卵,随着玉米收获及翻耕整地之机,很多病菌虫卵及害虫潜伏寄生在秸秆上,随着秸秆还田继续在田间存活越冬,一旦温湿条件适合就会诱发小麦感染病虫害。

实践让大家进一步认清了秸秆还田利大于弊,并且恳切呼唤与之更配套的农业机械研发问世。秸秆腐熟的理想化药剂尽快投入使用。(时新州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表土层   小麦   氮素   营养元素   有机质   根系   田间   养分   杂草   微生物   秸秆   美文   土壤   分解   玉米   课堂   生长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