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诗经——旄丘

诗经——风——邶风——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我心中的诗经——旄丘

旄(máo)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宽阔;长大。毛传:“诞,阔也”郑玄笺:“土气缓则葛生阔节。”高亨注:“诞,延也,长也。”

节: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本为兄弟间的排行。此处称高层统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时日。

处: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动。

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何其:为什么那样。

以:同“与”。一说作“原因”“缘故”解。

蒙戎:毛篷松貌。此处点出季节,已到冬季。

匪:彼,指大夫。疑东方为是流亡者居住的地方,故大夫之车不来。东:此处作动词,指向东。

靡:没有。所与:与自己在一起同处的人。同:同心。

琐:细小。尾:通“微”,低微,卑下。《汉语大词典》注:好貌。毛传:“琐尾,少好之貌。”孔颖达疏:“尾者,好貌。”

流离:转徙离散,飘散流亡。一说鸟名,即枭或黄鹂。

褎(yòu):聋;一说多笑貌。充耳:塞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

我心中的诗经——旄丘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帮?

为何安处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有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诸臣叔伯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诸臣叔伯啊,充耳装作不知道。

在此略作解释,因为对诗经的理解不同,可能分为几个学派,而此文仅为我心中对于诗经的理解,不代表学术,不论及经典,只是表达心中所想,如有不实之处,忘谅之。

我心中的诗经——旄丘

在学习此篇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个事情,那就是,本篇的作者的身份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将影响到此篇解释的两个方向。就像前文所说的一样,诗经是有两种意义的,一种为诗,一种为经,为诗者表其情,为经者注其义。有意思的是,在翻看网上资料的时候,大多数都是讲黎臣劝君归国的故事,发生在卫国州吁时期。而另一种却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姜太公的女儿,周武王的正妻,周成王的母亲,史称为“邑姜”。那么姑且不去考查历史,我们就本篇本身浅读一下。我更喜欢此篇是邑姜教子的这种解释,因为他更能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先从这里开始吧。

旄丘,放养牦牛的山丘。在放养牦牛的山丘上,生长着那么多的葛藤,它们枝叶茂密,长势喜人。其实牦牛是会去吃或者是践踏这些生长在旄丘上的植物的,那么为什么葛藤会长得那么好呢?此句的引深意思是,生存的环境是可以锻炼人的,因为生存环境差,生存在那里的植物也就学会了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它们的生存能力也就会更强,所以它们才能生存的更好。那么,那些大臣啊,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要让孩子有吃苦的精神,不可以让他们生长得太安逸了,那样他们就失去了奋进的力量了。我们不能一味地去宠爱孩子,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的,要独立的,我们能够扶持到几时呢。

为什么孩子的功课能一直都不能进步,那一定是平时给他们的太多了,以至于让他们玩物丧志,不会去认真地学习功课了。为什么孩子们的能够一直精进呢,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其原因也就像旄丘上的葛藤一样。

我心中的诗经——旄丘

就像以前商末之时,大臣的孩子们拿起刀剑等兵器,怕伤到手而用名贵的狐裘将其裹起来,那拿起刀剑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些养尊处优的孩子们,没有马车来接就不出门,那是不是因为贵族子弟贪图享乐,不学无术。你们都是王国的大臣,你们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纣王及其政权的腐败,也让周朝有了崛起的机会,您们这些从年轻时就追随周文王的老臣,以前可都是很优秀的人才,跟商朝末年朝廷的那些贵族子弟不一样,那么,培养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像我们所经历的一样,不能太过宠爱了。

商朝灭亡之后,那些流离的大臣以及他们的家眷们,也都跟着逃亡了,他们在以前安逸之时所养成的习惯,如今更加变本加厉地出现在逃亡的队伍里,他们可以为了一些非常琐碎的事情而大动干戈,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形态改变了,而让他们更加慌张,让他们不知所措了。从狐裘蒙戎,匪车不东的贵族变成了流离之子,角色的转换悬殊太大,让他们感到害怕。你们这些王公大臣们啊,你们可不能不吸取前人的教训啊,我教育孩子的意见,你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那么,我要说的另一种解释就偏向“经”的说法了。黎臣劝君归国,是指逃亡寄居在卫国的国君,寻求卫国的帮助却不得,而做此篇。

生长在旄丘的葛藤,蜿蜒曲折枝节蔓生延绵,好比睦邻彼此支持联系。葛藤,是一节一节的生长的,它在每一节的位置会再生出亲枝,所以,又用节外生枝的寓意,这里也就是在说,黎臣等待卫国救援,迟迟未到。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有他们的原因吧,他们可能也在等待别国的援军吧。

可是已经等了很久了,援军还是没有到来,可能黎臣也有了自己的觉悟了吧,看着车马起程,却不是向东方面来,你们这些卫国的高官大臣啊,可能也一直没有与我们同过心吧。

如今我们流离失所,身份低微,向你们求援,可是卫国的高官大臣们啊,你们还是那样高高在上的样子,好像没有看到我们的痛苦一样。

求不得,是一种悲哀!

我心中的诗经——旄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诗经   狐裘   葛藤   之子   叔伯   商朝   枝节   低微   援军   牦牛   大臣   美文   贵族   生长   原因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