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诗经——黍离

诗经——风——王风——黍离


我心中的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我心中的诗经——黍离


⑴黍稷(shǔjì蜀记):两种农作物。黍,黄米;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离离:行列貌。
⑵行迈:行走。靡靡:行步迟缓貌。
⑶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⑷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
⑸噎(yē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我心中的诗经——黍离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已结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事沉沉昏如醉。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子实成。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郁结塞如梗。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心中的诗经——黍离

《黍离》是十五国风之王风的开篇。那么就先说说王风,先引用一段网上记载“周文王将都城从岐邑迁至丰(今陕西长安西北,沣河西),周武王时又迁都于镐。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镐京又称宗周,据《长安志》卷三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解释为:‘武王自酆居镐,诸侯宗之,是为宗周’”这是西周时期,等周幽王之乱后,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经历战火的宗周宫室焚毁,周宗室在丰镐一带再难以立足(后来这里由秦人夺回),周平王只得东迁至成周,也就是东都洛邑,今洛阳的一部份。郑笺云:“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周。幽王之乱而宗周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下列于诸侯,其诗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那么也就是说,王风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地理上的意思,这里是王城,王城之诗歌,是谓王风。另一层意思就是这里是王都,是周的行政中心,所以是王风。

那么,本篇作为王风之开篇,应该用其政治意义在里边,我们先慢慢理解诗之意。

我心中的诗经——黍离

全篇分为三章,沿用了诗经中的一贯做法,还是重章叠句,每章只换两字,全文只换六字,却在意义上大不相同,一层更深一层的表明作者的心里的忧愁,古今都谓之为爱国诗。关于本篇的解释有很多,古今都不相同,想来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思维方式吧,不过也无法还原诗之真意了,任后人评说吧。

黍稷,这是两种农作物,又是诗经常用的手法,借物咏情。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仅换了三个字,就交待了时间的变化,稷由苗变成了穗,由穗变成了实,也就是从春到秋的一个过程,从初成到收获的一个过程。行迈靡靡,走得比较缓慢,因为心中有所思,思之皆为苦,所以这里有一种悲苦在其中。中心,就是心中的意思,摇摇、如醉、如噎这是悲伤的一过程,先只是心中摇曳,然后渐渐有点心情沉醉,最后悲伤至哭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句话应该是千古名句,好小好小的时候就听过,是感叹苍天的意思,用在这里,只能说作者的悲苦无人可以理解,只能祈望苍天能够回答了,可是天都无语,所以作者更加悲苦了。

那么,诗之大意就是如此了,问题是,作者所悲的是何事呢?这是古往今来众多学者们分歧最多的一个地方。有人认为是作者途经故都宗周,看到原来的亭台楼阁都已被成片的黍稷所淹没,曾经的辉煌再也寻不到半点踪迹,心中思及故国,有感而作。

也有人认为是作者途经故乡,却看见不复往昔,而悲其家庭,引入自身之作。

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因景生情,心忧故乡之作,总之众说纷纭,那么,你心中的理解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诗经   黍子   旧地   长安   西周   悲苦   高粱   悠远   神灵   苍天   美文   忧愁   悠悠   脚步   心中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