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诗经——采葛

文/月婷轩 出镜/乖妞妞

诗经——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我心中的诗经——采葛


彼:那,那个。采:采集。另:指茂盛。葛:一种藤本植物。纤维可以织成葛布,块根含淀粉,可食用。萧:荻蒿,又叫牛尾蒿,有香气。古人采集用来祭祀。三秋:一秋为一年,在此诗是形容时间长。艾(ài):是一种可用以治病的草。


那个采葛的人啊!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个月一样!那个采蒿的人啊!一天看不到她,就好像过了三个秋天那么长!那个采艾的人啊!一天不见她,就好像度过了三年一样!


很短的一首小诗,却因为诗中没有特指,没有具体的事件或景物描写,所以导致此诗的解释多有歧义,那么还是从诗基本意思开始吧。

周南《葛覃》中说明了葛的作用,可以用来作葛布,这里同意,所以采葛是一种农事活动。

诗分三章,每章十二字,重章叠句,每章仅换两字。却将时间不断拉长。
葛、萧、艾为三种植物,至于为何是如此三种,我未在网上找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三种农事活动,家用的。

我心中的诗经——采葛

一日不见,就是一日不见,时间很短。

三月、三秋、三岁。时间不断拉长,三月就是三个月,三秋,应该是三个季节,三岁,三年。

全文大意,那个来此采葛、萧、艾的人啊,一天看不到你,就好像过了很久。我喜欢这个解释,因为他代表着爱情。那个让无数人前仆后继,终生难忘的爱情。

我心中的诗经——采葛

但明显很多人都不这样认为,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就诗论诗,视为怀念情人之作为妥。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译文取闻说作男词。

上一段摘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诗经   小诗   葛布   茂盛   块根   藤本植物   牛尾   农事   前仆后继   歧义   朱熹   译文   诗集   美文   时间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