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诗经——扬之水

文月婷轩 出镜乖妞妞

版权所有,盗图必究


诗经——风——郑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我心中的诗经——扬之水

扬之水:平缓流动的水。扬,悠扬,缓慢无力的样子。一说激扬之水,喻夫。
楚:荆条。
鲜(xiǎn 显):缺少。
女(rǔ):通”汝“,你。
言:流言。
诳(kuáng):欺骗。
信:诚信、可靠。

我心中的诗经——扬之水

弯弯的小河水静静地流啊,成捆的荆条漂载不起来啊!我娘家兄弟实在是太少啊,眼下就我和你咱夫妻俩啊!你千万别信他人传闲话啊,他们那是在挑拨诳骗你啊!
弯弯的小河水哗哗地淌啊,成捆的干柴漂载不起来啊!我娘家兄弟实在是太少啊,眼下就我和你咱夫妻俩啊!你千万别信他人传闲话啊,他们那些人实在不可信啊!

我心中的诗经——扬之水

扬之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平缓流运的水,一种说法是激扬之水。各有其义,又各不相同,实在是难以确认。本文与王风-扬之水同名,也有句同。只是分属各国国风,自有不同意思。

本篇两章,重章叠句,仅有几字相同,两章意思大体相近,只是更加的深刻。

扬之水,不流束楚。楚是指荆条,薪,指干柴。束,即束缚,成捆绑着的。不流,使束楚不能漂流。句子的意思,激扬的水流啊,一束荆条,都不能漂流。这样解释好像不通。为什么一束荆条不能漂浮呢?所以,应该是这样的,激扬的水流啊,一束荆条岂能无法漂流。用反问表肯定。这才应该是句子的意思。文中为何以扬之水起兴,是我一直也没有搞明白的地方。

我心中的诗经——扬之水

终鲜兄弟,维予与女与下文的终鲜兄弟,维予二人同义。那么就有意思了,这篇文章的立意终究是什么,二人又是什么样的身份。终鲜兄弟,是我家的兄弟实在太少,只有我和你相依为命。那么,我和你是什么关系?有人从束楚、束薪说起,因束楚、束薪多指夫妻关系,所以说我与你是夫妻关系。可是从另一方面说起,为什么不能是兄弟呢?

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与下文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同义。这里就是说别人的言语不可以相信,暗指别人的挑唆是不能用来离间我们的感情的。

我心中的诗经——扬之水

从两人是夫妻来讲,本文是以女子口吻写妻对夫的无比依赖之情。是以女子家中少兄弟,在重男轻女的古代,女子本就是弱者,而没有兄弟,更是会沦为被人欺负的对象,所以文中的女子非常依赖丈夫,是以说“终鲜兄弟,维予二人”,表示女子将丈夫看成了亲人,兄弟一样的存在。那么可能是受了流言蜚语的挑唆,丈夫对妻子有了一点点的不信任,妻子立即作此诗以示其忠。也从另一方面劝慰丈夫,不可听信小人之词,我对你的心你还不明白吗?

而兄弟来讲,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所有外人的挑拨都是小人之言。而郑风到此所述,都是郑忽归郑而立为郑昭公所作。那么,本篇是不是可以说是郑昭公思念他唯一的兄弟,郑厉公的诗作呢?

我心中的诗经——扬之水

昭公与厉公是一父二母之兄弟。兄弟二人争国,一直不得相容,郑厉公时期是郑昭公被驱。郑昭公时期,又是郑厉公被驱,而这一切并不是兄弟二人的本意,而是祭仲专权所为,所以,文中“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是不是暗指祭仲专权,为臣不为臣之事,而行小人之为呢?

诗序说:《扬之水》,闵无臣也。君子闵忽之无忠臣良士,终以死亡,而作是诗也。上一篇,子衿说的是刺学校废。而本篇是刺无臣。诺大的郑国,真的是无臣吗,一定不是,郑国的百官都在,只是屈于祭仲之威,不能行臣之事,也没有君子之行,所以不是刺无臣,而是刺朝堂之上无君子之臣。所以,郑必亡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荆条   干柴   平缓   诗经   娘家   下文   闲话   眼下   美文   河水   文中   水流   君子   小人   丈夫   女子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