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永远做不到公平

教育永远做不到公平

 上帝说:“人生而平等”,却给人安排否泰两极的命运。佛说:“那是祖上的阴功、前世的罪业”,君不见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进城农民工子女求学之艰难,非祖先失德,全是身份惹的祸。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情不讲理,理不讲情。人从哇哇坠地到撒手西归、从产房到墓地,处处都是不公平,在此不细表,单表这教育话题。

  人出娘胎,禀赋天资不同,正如:“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凌霜犹茂”,有人拈花微笑即顿悟,有人醍醐灌顶仍懵懂,非得将他们摁在同一间教室受同一个师者授业解惑。天资好的听得打瞌睡,简单的问题絮絮叨叨反反复复炒冷饭;基础差的如听天书,还不如南柯一梦神游极乐世界来得有趣。学生甲在A学科上弱点,可能在B学科上强些。学生乙在A学科上强些,也许在B学科上就弱点。为什么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编班?因材施教怎么就成岐视了?说是公平,其实是不公平?

 经济发展,人口自由迁徙,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外来农民工携妻带子进城谋生计,参考我朝先例,外地人进城是不可以入学的,除非交银两若干。如今皇恩浩荡,允许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免费入学。可学龄儿童明明有那么多,为啥不建校不盖楼?作家雨果说:多办一所学校,就可少建一座监狱。可肉食者们可没有如此远见卓识,眼里只有“鸡的屁”(GDP)。学生多,学校少,一个班六七十人。按教育规律及国际贯例,一个班二十人左右最佳,既能关注到每个学生,又有一定的学习和竞争氛围。如今这六七十人的班级,对于天性顽皮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就象六七十只鸭子,闹哄哄的课堂让老师也蛋疼。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不想读书的如鱼得水,想读书的只能象一群捣蛋分子表演。说是公平,其实是不公平?

 五指有短长,学校有优劣,这本正常。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我非宣扬“龙生龙,凤生凤”的血统论,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忽略。严谨的家教,父母的榜样非常重要。政府只要均衡配置好教育资源,标准统一的校舍和设施,统一招聘统一待遇的师资即可,不是削峰填谷,抑制先进。好学校谁都想去,就看你爸是不是李刚,否则只有被统筹到无名校的命运,无数人为了上名校,通关节、撞太岁,为权力寻租开辟了广阔市场。这公平不公平。

 义务教育九年,不论你学业如何,一概不留级,九年念完拉倒,完成了父母和政府义务。有天资愚钝、顽皮淘气的,越学越无趣,坐在教室听课似听天书如坐针毡,还念个鸟,还不如出校门结交一些身上雕龙画凤的道上朋友,闯荡江湖。家贫的,略通文字就被他妈喊去打工。这公平不公平?

 寒窗苦读十余载,学些解题的奇淫巧技,却不识周公礼数,遑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眼睛只盯着分数,小小年纪就念得一佛出世、二佛涅磐,看着哪鼻梁上一圈圈的眼镜玻璃、稚嫩肩膀上沉重的书包,令人生悲。这公平不公平?

 凭依造化三分福,有人终于因了牺牲快乐的童年和少年,金榜题名,科举及弟,却不见有千盅粟、黄金屋、颜如玉。这些曾经贵为“娇子”的大学生们就如同趴在玻璃缸里的苍蝇,前途光明,出路没有。十二寒窗早已厌倦了读书,一上大学就马放南山鸟尽弓藏、饮醇近妇飞鹰走狗,教授们忙于项目职称和福利,反正既然学生们考进来了好歹得给人毕业。这公平不公平?

 就象温水煮青蛙,快活几年后临近毕业,才感觉到就业的危机。突然觉得十几年的教育一路走来,大学成了最后的探戈,就象你从台北101大厦往下跳,上面的100层你可以认为自己是在飞翔,只有最后触地的一刹那才是致命的。官二代富二代凭借其资源优势上下通吃,只可怜那些穷二代,毕业即失业,沦为与其父辈农民工一样的命运。如果就业成了“拼爹”游戏,那结果注定“坑爹”。这公平不公平?

 报载:某小民向领导要公平,被领导骂得狗血喷头。骂得好,真是愚不可及!还是那句老话: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绝对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有木有?若能酱紫,万事大吉,和谐美满。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教育永远做不到公平

图片与内容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立命   雨果   蒲柳之姿   探戈   天书   公平   寒窗   天资   农民工   顽皮   美文   名校   学科   命运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