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这是两个小时课程的提纲,会在课堂上展开,我担心讲着讲着找不到内在的逻辑了。这些内容对于老诗人来说,是无效的,但是对于初学写诗者,具有指导意义,起码让他们少走弯路。这也是我主编诗歌时对诗歌选稿的基本要求。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1,节奏

节奏是诗的生命。节奏对诗歌来说特别重要,就象大海有潮汐,一年有四季,人有脉搏一样。一些中外的大诗人,他们在写一首诗的时候,总是先有一种叮叮当当的节奏,把这个节奏捕捉住了之后,才写出好诗来。把节奏放在第一位就是把诗歌和散文区分开来。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2,发现、表现

生活和自然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

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在有艺术感的人眼中,时时都有值得发现的东西,艺术就是找回这种遗忘,使它从日常的生活中显现出来。诗歌就是”重发现的产物,真理最初在自然状态中,诗取决于非凡的感知力和洞察力。但是发现还不是诗歌的成熟状态,发现到表现才是诗歌的成熟过程。

发现是指在自然界和生活界发现的东西,而不是大脑凭空发现的东西。哲学家用脑写作,诗人要用眼睛写作。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3:具象、意象

具象就是我们的眼睛发现的具体的事物,但是具象常使诗变得狭窄,受到约束。如果把具象变成意象,用抽象的语言去表达感觉,它不是去说明道理或阐述概念,就会有一种空阔的力量,在想象上也会增加很多的空间。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4、感觉、通感

让具象变成意象,需要感觉这根纽带,通感就是让你找到感觉的工具。

人的感觉一是外部器官产生的,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二是本身有平衡觉和运动觉,三是内部有痛觉等。把各种感觉打通,就是通感。通感是把有些东西抽掉一些联系,会让人难懂,其实一旦破译了,就会觉得简单得厉害。

比如:“我无法吹灭你的眼睛”,就是把眼睛和的光亮和灯光通感到一起了。其实诗人的诗意直觉不可能是无意识,是处在无意识的边界上,是一种半透明的境界……是一种创造性精神的自由。世界上只有感觉才是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因为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译的,只有感觉可以译。诗主要是捕捉感觉和激发情绪,只有善于激发这种情绪的人才是诗人。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5,白描、比喻

古人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又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一种写诗的三个层次之比。它是重表现而不是再现。表现是一种享受和体验,是从内向外,而再现是从外到内。朦胧诗有句无篇,第三代诗则是有篇无句。写到一定高度,就并不注重诗的诗意。旧诗是用诗的语言去写散文,而新诗是用散文的语言去写诗。如水中无月,语中无人。达到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口语化的精粹之句,往往比一千个比喻更有力度。

肉体的感受是诗歌的意义。如果读一首诗没有让脚趾都受到震撼的感觉,就不是一首好诗。现在的诗往往缺乏鲜活与灵动的东西,对人的冲击力很小。假如诗都写得温文尔雅,只会叫人越来越不感兴趣。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6,想象力、感悟力

越是互不相关的东西碰到一起,越是能产生一种独特的新鲜感和艺术魅力。如“忧伤象邻居一样突然到来;光象一只蜜蜂爬过水面;光是下山喝水的狮子;春天是正在脱衣的美女”等,好的比喻是由想象力和感悟力产生的,不象”太阳象红汽球”那样粗浅平常。

现代诗歌写作技术(给某校中文系学生讲课的课件)

7,诗歌结构

1、展开式结构。这是一种传统的结构方式,象中国的四合院或寺庙一样,带一种升华式的结构方式。

2、向心式结构。是意向派诗歌的一种表现方式,以英国庞德为首,所谓意象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最后发展到产生了象征主义的诗歌。

3、诗的高层次结构。就象层楼一样,在每层进去都有它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庞德   具象   意象   中文系   美文   比喻   课件   诗人   诗歌   散文   节奏   眼睛   东西   语言   结构   感觉   现代诗歌   方式   发现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