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条被嵌进历史的皱纹,充盈着不愿落下的泪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条被嵌进历史的皱纹,充盈着不愿落下的泪水

朋友的一部长篇小说刊印在即,嘱我给他的书写个书封和读后感,朋友说,书封别超过15个字,读后感别超过1000字,浪费你一小时零十五秒的时间。我直接无语,书封有那么好写吗?它不仅要高度凝练全书的思想意蕴,还要让读者一看,就产生阅读欲望,具有促销功能。关键是我读一遍50多万字的作品就要好几天。但是我又无法拒绝,换个人我都可以婉拒,唯独他不行,我们的恩怨纠缠实在太久,曾从第一大街西头打到东头,各个鼻青脸肿,恰是这长久的恩怨纠缠却成了我们无比珍贵的情感了。

现在写九十年代题材的小说还没有,当代作家并不愿意正视时代,他是第一个正面触碰的人。九十年代在他眼里即是地狱也是天堂。他以浓缩和凝练的文笔表现美好与丑恶的冲撞,绚丽的时代光彩与浓重的现实阴暗交汇,作者以洞若观火的眼光,提前看到了富、贵阶层的腐朽堕落、道德沦丧、私欲膨胀,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倾轧和不平等,作者感到了社会种种罪恶的重压。同时作者也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底层人的梦想、奋斗和渡劫。

作者的眼睛是叛逆的,充满着不愿落下的泪水。他痛恨贫富不均的现世,愤怒地斥责处处都是利润、放荡和对未来的掠夺的疯狂的人们,他无限同情地书写了一对长期在外打工,供儿子上大学,最后一身疾病返乡后没钱治病选择喝百草枯的一对老夫妻,以及土地的荒芜和正在消逝的村庄,并从中看到了底层人即将面临的苦难。

在虚伪的、尔虞我诈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象隔着厚厚的屏障,难以逾越,难以沟通 ; 彼此孤独地生活,没有欢愉,没有温暖。在金钱和消费的当下,有些人没有父母(父母有病不予治疗),也没有姊妹和兄弟(有难处也不肯帮助),温情退隐到永恒的静寂里去了。作者因为探求世界和自己本身的和谐没有结果而无比地沮丧。

但是整部作品是有亮色和温度的,文笔洒脱、清雅、热情洋溢,作者巧妙地用颂歌一样的、美丽的、富有诗意的文字,深深地掩藏了“沉重的压抑和追悔”。

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和担当,也为他的辽阔精彩的小说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洞若观火   光彩   凝练   鼻青脸肿   热情洋溢   读后感   恩怨   美文   文笔   底层   皱纹   泪水   父母   社会   作者   朋友   时代   作品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