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自我成见后,我不再负重前行了

文/花非物欲

放下自我成见后,我不再负重前行了


永远不要把自己单一的想法强加在别人身上。不要把他们当成容器,而是当成可以与你并肩作战的队友,才能互相换位思考。


01

2020年时公司新签了一个合作商,而这个合作商刚好由我来对接。

一开始合作,我们是需要时间磨合和对接细节的。可是我跟那边屡次沟通屡次无效和失败。那时我一度怀疑自己,情绪也达到了低谷,更是一直质疑自己就不应该接下那个工作,有时还暗自在心里骂对方是不是智障。那个时候,我一天跟他们的谈话量比我一个月说话的量还多。所以在那时候我真的挺受打击的...

就在我欲哭无泪想作罢放弃时,心中萌生了另外一个想法。为啥我这个人废话要说这么多,直接一两句核心重点利害关系讲明白不就好了吗?如果对方实在听不进去,干不了取消合作算了。干嘛要自己找罪受,把自己当成菩萨一样大发慈悲说一大堆话,企图真的能帮助到对方,对方能坦然地接收到我的好意?

就在这个想法萌生之后,我重新跟对方沟通,平常一两百字的话浓缩成几十字,直接讲我方的需求以及利害关系之后。对方回应明白了,且最后出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


02

为什么我长篇大论讲时大家都很费劲,沟通效率极低。而相反地,我三言两语说的,大家能很快重视和听懂了呢?

原因是:

我不再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世界里,而是挑重点和利害与对方说。一来很明显地节省了大家的时间,二来是对方一目了然地看到了利害关系,还有知道了我们的需求。

(再换句话来说:对方希望的是,你们把事情交给我了,我也知道你们的需求和想要的结果了。我们只需要在协议好的时间内交出你们想要的结果就行了。至于我们如何去完成这个事情,怎么做,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呕心沥血的事件之后,我开始反思了自己。总是自以为是我很懂得对方,或者自己出的主意就是在为对方好。可是却不曾给过其他人机会,问问他们的意见以及想法。

孔子说: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想要的不代表就是对方心里想要的;你所认为对的一切事物不一定套用在对方身上就是合适的。认知不同,理解不同,只有站在对方角度或者是倾听对方的想法,你们才能合力做出对的选择。


03

先思考再行动,先解决问题再追究责任,学会不同事情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转换想法,不要一昧地沉浸在自己单一的想法和情绪中。

从那次事件后,我不再莽撞地做事,也不再强制别人按我的想法和步骤来做事。而是明确地把自己想要的结果呈说清楚,有条理,有依据。对方不知道如何下手时,就以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而不是先入为主,擅自主张希望对方跟着我的节奏来。

当我选择了信任,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完成任务时。他们的行动效率也大大地提高,而我的沟通成果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刘同说:

每一次低头,都是对自己的肯定

适当地放下自己的成见和固执,有时候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坦然和顺利。人生太漫长,太心酸学会为自己做减法,而不是时刻负重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大发慈悲   成见   利害   美文   坦然   情绪   角度   想法   效率   身上   事情   需求   自我   重点   事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