颢君的回国随笔原来都是匆匆过客


Hi,我是颢君,


马上就要返回德国了,就要回到自己阔别了一年的家了,又要见到家人,同事,朋友们,还有我的猫,鱼儿们,龟们,应该激动才对,而我却有些烦躁。出发的时间越近,就越感觉烦躁。


颢君的回国随笔-别人的世界看着很美?-原来都是匆匆过客


仔细想想原因有三个原因:


首先是此次回程航班的辛苦。自从第一次出国是坐了整整七天的国际列车抵达德国之外,之后基本都是从柏林到北京的直航航班,那个时候国航一周还有三班北京至柏林的往返。


据说是因为缩减开支,国航认为一周三班员工还要在柏林等候一周时间才能返程,飞机和机组人员的利用率太低造成成本太高,最终就取消了柏林的航班,回国只能选择转机法兰克福。尽管只有德国境内的转机或者火车,人到北京,家人就可以直接接机回家休息了,但还是感觉辛苦。特别是回程,从北京抵达法兰克福的航班是傍晚,如果飞机晚点错过德国境内航班就非常麻烦,只能选择火车。


早前法兰克福的机场和火车站并不在一起,长途飞行超过十一个小时后,出关,等候提取行李后还要自己拿着大包小包乘坐地铁到中心车站等车,再坐几个小时的火车才行。如果直达的火车再赶不上,那。。。。。。简直就是噩梦。


随着两国关系的深入以及民间来来往往人员的增多,不只是国航和汉莎,东航和南航也增加了德国航线,使得我们回国变得越来越方便,几乎都忘了转机的辛苦。


本以为时间不会逆流,已经前进的步伐不会退缩回去,却没想到一场疫情竟然可以让时光倒转:今天又回到了转机时代,而且竟然单程就需要三次飞机航程,从出发到抵达估计绝对不少于二十四个小时。


这不仅是对体能的一种考验,更是对心理造成了压力,你瞧,我这儿还没有出发就已经在心里产生了恐惧。


颢君的回国随笔-别人的世界看着很美?-原来都是匆匆过客


其次是当国内宣布自3月16日开始,凭健康绿码即可以在全国内旅行时,欧洲却拉响了第三波疫情的警报:意大利首先开始,除撒丁岛外,全境开始疫情封锁;其他国家被感染人数同样居高不下;德国本已经开始逐步放开,但仅仅才放开两周就已经出现感染人数的再次急剧上升。仅莱比锡大学医院消息,本来已经关闭的被新冠病人病区又重新开启并收治被感染的重症患者,而其中被来源于英国的新型变异病毒感染者超过60%以上。


原本就因为疫苗的供应不足而焦头烂额的欧盟,又宣布由于可能引起肺栓塞风险而禁止使用英国和瑞典合资公司以及牛津大学共同研发的疫苗阿斯利康,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就像朋友圈中几个家有读书郎的人们在网上的异口同声:


“本来还惦记着复活节给孩子们放放风,都快憋死了,没想到,又要待在家里上网课了,反反复复,真是烦死了!”


的确是烦死了,政府吧,管又管不到位,不管吧,又怕数字难看,证明自己无能,骑虎难下了一年多了,犹犹豫豫反反复复。今年又是德国的大选举年,目前的执政党因为抗疫不利,已经被德国人普遍诟病,并在最先开始选举的两个州的选票上做出了反应。如果这种情绪继续蔓延下去,势必就会使本来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所建树的执政党变成少数党,继续执政将会受到威胁。


在西方的选举政治体系下,执政党派的更换,就等于以往的治国理念、政策、措施、甚至部分意识形态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疫情期间德国经济同样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如果政党再更迭导致政策转弯,真不知道后疫情时代的德国会怎么样?德国和中国的关系又会如何继续发展?会不会又出现顶不住美国压力、头两年的政治正确以及价值观不同的磨合期呢?


颢君的回国随笔-别人的世界看着很美?-原来都是匆匆过客


这反复的政策改变时,最让工商界头疼的事情,各种危害都可以预见,而且有极大的几率出现,谁都知道,却无能为力,无法改变。


“4月22日是市议会选举外国人参议员的日子,去参加吧,我们人数虽少,但应该发出我们的声音。”身为市外国人参议员的朋友在群里建议。


群里寂寞无声,这就是华人在海外的常态。我想也不是对于政治的不关心,实际上每个人都对西方甚至国内政治有着自己的看法,但真到要出面当众表达想法和投票的时候,却又三缄其口。别说别人,看看自己也如此,无非是出于一个想法:没个屁用!


第三是最让人头疼的,也是所有海外华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歧视。自从疫情一开始从武汉爆发以来,以特朗普为首的各国政客,出于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不认同,以及中国目前经济地位对美国乃至西方现有地缘政治地位的威胁,借全球大灾难之时掀起新的一波反华浪潮,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谈判桌上得不到的就在桌下搞动作,这是他们的两手伎俩。对于西方媒体事关中国事宜有意歪曲早已经见怪不怪,视频报道不加两成灰色滤镜不能公开播出也已习以为常,谁让咱们不够强大?但这种别有用心的宣传对于当地民众的影响却不能不谨慎对待。从去年到今年,不只是在美国,澳洲,意大利等国家,就是在德国也发生了多起针对华人的暴力袭击。


昨天美国一位七十几岁的华裔老人上了新闻,原因竟是她把无故袭击他的一位三十几岁的美国人打倒在地,虽然是人家美国人的家务事,但也是真是大快人心!让我好奇的是,这位勇敢的老人哪里来的棍子,难道是拐杖?如果这样,我回去是不是也要随身准备一把雨伞,以防万一?不行,雨伞太细了,准备一个有硬度的自拍杆吧!


“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别把自己原本应该分担的担子理所应当地压在他人身上。”这是我回去的原因!这一年我在国内过得太安逸了,几乎忘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虽然严格意义上说也是被迫选择,但却享受其中了。


面对风险选择逃避,以求获得暂时的安稳虽然不是错误,但事实却是:当一个人没有危机感之时,正是他危险的开始,况且我已经感受到了危机。


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也是该直面风险的时候了!


颢君的回国随笔-别人的世界看着很美?-原来都是匆匆过客




3月19日/北京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haojun1919, 更多精彩内容,等您来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法兰克福   参议员   执政党   意大利   德国   国航   美国   疫情   转机   美文   北京   中国   航班   过客   随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