颢君在德国一个倒退的历史阶段

Hi,我是颢君,


“怎么样,一年了,孩子也快毕业了吧?” 回来后,终于腾出时间关心一下闺蜜。


“别提了,德国这边情况并不乐观,工作也不好找,继续读书吧,你也知道,高处不胜寒,疫情之下才知道德国有太多的高材生。”闺蜜说。


“怎么了?难道和国内一样,经济不好,企业招工少,继续读书的年轻人多了很多,我甚至看到考研400+群,目瞪口呆。”我介绍着我在国内了解的一知半解的情况。


“可不是吗,这里也是一样的,现在德国Master毕业以后想继续读博士的人数增加,本来位置就不多,就需要等,有的需要等好几年,现在可好,连分数都提高了很多。听孩子说,分数如果低那么一点基本等于没希望。”


“国内甚至传出有些公司不招收应届毕业生,说是少了一年的学习。”我说。


颢君在德国-思想者,别贱卖了自己 -一个倒退的历史阶段


“看来和国内情形差不多啊,嗨,这该死的疫情,不但让很多人失业,停业甚至破产,就是对孩子们也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再继续读两年都不怕,就怕马上就要毕业了,却面临这样被动的现状。”闺蜜抱怨着,应该是打开了话匣子,估计身边已经很久没有人和她交流过了。


“你想过让他们回国去实习一段或找个工作试试吗?”我问。


“别提了,怎么不想啊,但这些孩子们是在这边出生和长大的,先不说他们的思想和意识上是否可以融入中国社会,就是语言,估计也不是说什么问题都没有。”她说。


“但我这次回去,竟然托朋友在国内为孩子找了一个实习位置,我觉得,如果暂时在德国申请不到继续深造的位置,不妨回国看看。万事开头难,总要在后面推他们一把吧,再说咱们都没有放弃过他们的中文,不就是想让他们多一种可能性的选择吗!”我说。


“是啊,但我和你说一件事,还真悬呢。在我的影响下,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就一直想把国际关系特别是中欧之间作为研究课题,所以一直都想到申请德国某知名研究所,也是现任政府政治经济顾问办公室去实习,你猜怎么着?”她卖起了关子。

“被录取了?”我问。

“再猜!”

“不对?那就被拒绝了?”我试探着,或是或不是,怎么都得对一个吧。

“被拒绝了,而且被拒绝了两次,而且你猜猜为什么?”

“难道拒绝信函上会说实话吗?估计也是经济原因吧?等等,或许,你说的是哪个知名研究所?难道因为孩子是中国人?”我猜测着。

“Bingo!当然人家的拒绝信没有那么说,但我是这么认为的。”闺蜜说。

“你真的这么认为,这么有名的智库难道容不下一名中国籍的实习生?”

“不知道,但他们在德国,乃至欧洲都非常地知名,也因此才申请他们的位置,但直到最近我才觉得庆幸,因为他们的拒绝。真的,我们头脑过于简单了。”

“怎么还庆幸上了?”我还没有抓住重点。

“以前我有个朋友是北京外交学院毕业的,父母也是外交官,本来他会有很好的前程,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但他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了自费出国。多年后再见到他,他和我说,由于他从出来后就没有了可以追溯的档案,所以他不可能再成为外交官了。我当时还不太懂,现在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闺蜜说。


“你是说因为自费留学的这些年,属于自己管自己,没有档案的意思吗?”我实在弄不明白她想表达的意思。


“我直接告诉你吧,孩子申请的智库前几天被中国制裁了,因为涉疆,涉港等触及到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我真的是出了一身白毛汗啊,之前怎么没有好好的调查一下他们的意识形态。如果万一被录取了呢?不等于毁了孩子的前途。”


颢君在德国-思想者,别贱卖了自己 -一个倒退的历史阶段


我这才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处处都可能会有陷阱啊。而且并不是无知就无罪,而是无知很有可能就会给自己招惹到没有必要的麻烦,不注意不就差点自投罗网吗?如果真的是持有不同政见者,属于真心的投入也不冤,本身只是希望找个质量高名气大的单位实习,以便提高简历分量的想法,却因为误打误撞而对孩子产生世界观不一样的影响,真的是得不偿失啊!


别说闺蜜出了一身白毛汗,就是我听了也难免有点毛骨悚然-这么多年在外从求学到求生存,早已经丧失了政治敏感度。就是徒有爱国之心,也只会在同温层中聊聊,而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毕竟人在外没有保护层,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政治有着极端的热情,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世界观。


可是,就有这样或那样的可能,当你遇到某种麻烦,或崇尚某种生活,或生活不顺利发出几句牢骚,甚至你可能很努力地有了一些影响,也许就有可能就成为一块散发磁性的吸铁石,吸引着抱着各种目的等候着的人前来。对于这种有备而来的,甚至事关名声,利益等有诱惑力的“运气”,有多少人有警惕性和抵抗力呢?


我们经常被提醒,同时我们也经常提醒着孩子们:不要喝陌生人递过来的水,甚至如果你在陌生的环境,不要喝你曾经离开再回来后遗留下的饮料或酒,就是害怕别有用心的人。那么,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一种文化的吸引,友好的诱惑和高大上的名誉呢?


也许,就是因为那一时的震撼和激动,你看见或听到了对方眼睛里的星星,被诱惑了,迷失了,你妥协了,敷衍了事了,但却留下了抹不去的文字,不管是小说,评论,说说或微信吐槽,也不管你当时是年长还是年少,就像那十六岁时的“我来自一个充满谎言的国度”还是“七十五度金枪鱼”的描述,更不要说你谈论到你不熟悉的政治,意识形态和观点等。


如果是你深思熟虑,不说不快的观点,而且你无怨无悔愿意承受结果,那么还有那么点所谓的“豪迈”,如果不是,而只是被忽悠了,贪图了金钱,享受和名誉,而且钱还不多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这样的例子应该已经不少了,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颢君在德国-思想者,别贱卖了自己 -一个倒退的历史阶段



如果你属于思想者,还是别贱卖了自己吧!





小颢

6月10日/于柏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中欧   外交官   德国   得不偿失   在外   疫情   意识形态   世界观   美文   名誉   中国   知名   阶段   位置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