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原创 苏静 晚上八点 昨天

「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水乡人,水乡魂


钱江源的水浩浩荡荡,奔涌不息。大河孕育了一切,每个河边的生命都烙上了大河的印记。

霞山古村,依河而居。圆圆的鹅卵石砌成的屋落,扑面而来的是河水的清凉。青石板、高墙、小木门,幽深静谧又干净整洁的巷道。缓步其中,坐在小杌子上的奶奶抬头冲你笑,让你心中一动,好似见到了自己慈爱的姥姥。大河边的人们总是笑吟吟的,如水,如水中圆圆的鹅卵石,温柔而平和。

平和的岁月中,大河静静地流淌着。下淤村水堰,刚下车,立刻被眼前无垠的碧绿深深震撼。它就这样安静得如同一块碧玉,无波无痕又无声。同事惊叹:多美啊!这么碧绿!又这么深邃!是啊,堰将这一汪碧水贮在了这里,大河静默。可当河水从石栏的间隙流出,它挤出间隙的瞬间,巨大的能量得到释放,哗哗啦啦,有似千军万马,一路奔涌而下。是的,石堰将大河分成了两个世界:深沉而波澜不惊,奔腾而奋勇不息。

「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想到了长眠于此的烈士们。在霞山收复后,面对国民党残部纠集土匪的反扑,高万杰等十人与匪贼从容周旋,最终寡不敌众,以生命捍卫革命成果的事迹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大河啊,波澜不惊却自有它深邃,人们啊,温柔平和却自有其坚守。当河流冲破桎梏,一路欢歌,一往无前,我由衷地为它感到喜悦,又被它深深震撼。

霞山古村落幽深的巷子里,每个不经意的角落,总坐着一个写生的学生。据介绍,是中国美院的学生来此采风。在他们的作品里,总能灵敏地将美捕捉。有的呈现了一扇古老的门外面的新楼,有的抓住了残破的塌房中的青翠,有的专注于矮窗前线串着的一个个酒瓶,有的看到了村口小卖部旁的一棵苍翠的树。游人匆匆地游览,跟着大部队急急地路过,哪里会注意到这些?也只有这些敏感的艺术家们,用他们敏锐的眼光、细腻的笔法,一点一点地晕开在画稿上,缓缓地、深情地去呈现这些古老衰败,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的美。他们在绘下眼中风景时,殊不知自己也成了风景。那我们呢?我们这一群闯入古村的不速之客,是否也会成为他们笔下的一道风景呢?

「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水年年流相似。钱江水奔涌不止,从古至今,从兵荒马乱到岁月静好,它一直见证着,奉献着,亦如长者,无言地教育着。“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自然之美反映于人心,表而出之,则为艺术,故有道德者多知爱艺术,以此二者皆同本于自然也。”河边人如水,他们思维灵敏而快速,处事灵活而知变通。下淤村的村民们因地制宜,改善河边生态环境,修建沿江绿道,将村落建成了一所巨大的钱江生态公园。就在这生态公园内,他们办起了农家乐,招徕游客。这是一群智慧的人们,他们感激地享受着大河的馈赠,也全心全意地保护着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这座小村里完美地得以呈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先烈们以身殉难,守护着家乡的安危;村民们团结一心,建设着家乡的美好。保卫家园,建设家园,是每一代人的使命,而乡土文化就在这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历久而弥新。

钱江源的水,流经千年;钱江人的精神,千古留传。

「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作者系浙江省龙游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红色文化采风作品」水乡人,水乡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水乡   龙游   小卖部   大河   鹅卵石   幽深   碧绿   间隙   灵敏   美文   河水   深邃   河边   平和   红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