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颗坦然的心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集中精力,线越是不容易穿入针孔。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这是由于人在聚精会神做某事时,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心理,这种紧张心理导致人心跳加速,精力涣散,动作失调等一系列负面反应。这时候越是坦然去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

1942年,反法西斯的盟军在登陆诺曼底的时候,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却作了许多失败的准备:包括怎样向罗斯福总统汇报;怎样避免士兵们士气的低落……艾森豪威尔是多么希望登陆能够取得胜利,但是在登陆开始之前,他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胜利上,即使是失败,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当时他除了准备了一份登陆胜利后演讲的稿子,还准备了一份截然相反的讲稿,那其实是一篇“失败后”的讲演稿子:“我很悲伤地宣布,我们登陆失败了,这都是我个人的失误,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并向所有人道歉。”

我们个人也是一样,我们做事情不可能总是成功,所以我们也应该做好失败的准备,坦然面对,这样才能更加集中精力地去做好某些事。

创业同样是一个道理,虽然我们需要创业的自信和激情,但应该未雨绸缪,做到有备无患,这才是创业者的心理状态。

这是面对创业一种必要的、理智的、客观的思想储备。只有如此,你才能更有把握地去创业,从而做到“一时之胜不足喜,眼前之失亦从容”,直到最终获得真正的成功。德国心理学家霍尔曼在成功心理学中提出过非常著名的“凹点”心理。由于这条心理学定律来源于高尔夫球运动,又被人称做“高尔夫”特征心理。

高尔夫球运动刚兴起的时候,当时高尔夫球上没有凹点,有一些人通过积累打球经验发现,一些旧的高尔夫球要比新的好用些,特别是有划痕的球,非常好用。于是一些善于打高尔夫球的人就特意在高尔夫球上弄出许多不美观的伤痕。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可以得知,有伤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于是科学家设计出了现在高尔夫球的模样。上面的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比光滑的球更有优势。

在成功心理学中,霍尔曼指出:有阅历的心灵,有着更持久的战斗力,因此也更容易达到个体所制定的目标。

一个人经历越多,就提高了心理的承受力,那样他就更容易获得成功。就如同高尔夫球表面有凹点,更利于它的飞翔一样。

所以有时候并不要去惧怕失败,也不要总是埋怨命运的不公平,一次次心理的冲击,一次次命运的打击,带给人的并不都是伤痛,还留下“疤痕和凹点”。而这些经历了风雨的心灵,将较其他人更容易达到理想中的目标。

打击和伤心的建设性在于明白,在于为人生的下一站作准备,如果不吸取任何教训,只会让自己的痛苦白白承担,因为你的心还在老地方。

就如同高尔夫球的飞行,除了自身表面的凹点起到作用外,也离不开击球的瞬间。而要求这一瞬间的最主要因素是爆发力,爆发力越大,高尔夫球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同理,我们经历挫折的心灵也需要一种爆发力。而这种爆发心理,往往取决于你的个人态度。越是态度明朗的人,越容易获得心理上的爆发力。

在我们面对失败时,要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通过心理暗示,明确自我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会很容易获得心理上的爆发力,相信你会如同一个有着凹点的高尔夫球一样,飞向成功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艾森豪威尔   诺曼底   罗斯福   霍尔   坦然   缝衣针   爆发力   稿子   心理学家   高尔夫球   美文   光滑   精力   目标   心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