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谈“静”


人生感悟:谈“静”



“静”字,从青争声。本意是安静,引申为静止、恬淡、平和等义。



“静”是天地间最精微的底蕴,是修行的最高境界,“静”字是贯通儒道释各家哲学流派的一根主线,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老子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唯有静才可以制动,才可以于无声处听惊雷。



治国须静。秦皇父子浮躁多欲,横征暴敛而亡国,汉初君臣清静无为,轻徭薄赋而兴盛。



人生感悟:谈“静”



成才须静。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心寡欲,专心致志才能达到远大目标,轻薄浮躁,见异思迁只会一事无成。



悟道须静。静能排除一切干扰,摒弃万千诱惑。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体察万物之端倪,洞幽烛微。印度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正是因为弃绝灯红酒绿的宫廷生活,静心冥思苦想,才有菩提树下的顿悟。



苏洵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诸葛亮城楼弹琴,智退司马懿,谢安石指挥若定,大败前秦,靠的都是惊人的镇静。



滚滚红尘物欲横流,人生在世,诱惑永无止境。“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一个人如果过分追求物欲,淫逸放荡,灵魂就会为物欲所灼伤,永远处在躁动不安中,何谈幸福?



人生感悟:谈“静”



佛曰:“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若“心无挂碍”,则一切皆美。正如宋朝无门慧开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静,是与自然和解,静可以沉淀浮躁,过滤浅薄。在静中观物,才能得到超凡脱俗的趣味。惟静才能发现最好的自己,才能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美,欣赏美的心。



有了一颗善于欣赏的心,便有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风泉满清听”的惬意,“竹露滴清响”的闲暇。所谓“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是也。



如果汲汲于功名,蝇营于微利,内心总是惶恐,脚步总是匆忙,怎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盎然诗意。



在熙熙攘攘的红尘里,不妨暂时停住你追名逐利的脚步,静下心来,体会月色溶溶,杨柳依依,欣赏每一朵花开,倾听每一声鸟音,你会发现,生活原来也如此美好!



人生感悟:谈“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达摩   淫逸   百花   清静无为   横征暴敛   指挥若定   前秦   追名逐利   泰山   儒道   清心寡欲   物欲   美文   浮躁   红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