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

因为太过久远,我可能会记混,记混了,请同龄人纠正。应该有半个世纪了。那个谁谁谁的声音随时随地都会响起:“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片中是瓦西里,肯定没错。但配音是谁?想不起了。这是瓦西里受列宁之命完成护送粮食任务后回家安慰哭泣的妻子说的话。当时,妻子告诉瓦西里,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然后,回家几分钟的瓦西里马上要走,瓦西里把一小块黑面包悄悄放到桌上。在与妻子相拥而别时,早已明察秋毫的妻子又悄悄地把那块黑面包塞进了列宁的卫士长~自己丈夫的口袋里。那个场面,当时的观众席就是一片呜咽。比这一句更经典的台词是:“死亡在危胁着我们,但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资产阶就像死人,装进棺材,埋进坟墓,它会腐朽、发臭,继续毒害我们”。这是列宁的演讲。我也记不住是谁配的音。总之,这几句话时时会在脑海里。由此可见,记忆之深刻。50年过耳不忘。当然,记得牢,也跟看了几十遍有关系。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为什么用瓦西里的话而不用列宁的话来作题目?是因为看这两部电影时,我们那一代人正在饥饿中。后来,好日子来了,但一遇好朋友遇到了什么麻烦或挫折,安慰对方的话都是“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就是说希望会有的。不要丧失信心。同样的鼓励的话还有毛主席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些领袖的话,我辈是张口即来。后来渐渐形成一种默契:凡说这些话的都是50~60后。如假包换。记忆烙上的印记竟然有如此鲜明的时代特征。如同我辈共同拥有的一张身份证。后来,在多个不同场合听到70~80后说上述几句话,我不管认不认识他们,我都会上去质问他:“你才多大”?说这些话的那些年轻人都很奇怪,他们似乎总是很大度。他们并不生气,他们很友好,甚至有点像巴结老革命一样说:“叔叔,我们在网上搜来看过。因为我们老是听我爸他们那辈人说这几句。觉得这几句话特别显资格。而且也感觉很幽默”。这个解释很圆满。我非常认同。像我们当年竟相穿军装、戴军帽、背军用夸包一样。那时,不管是谁,只要穿上军装,就让人多看他一眼;就让人投来羡慕的目光。那个年代的时尚,最时尚就是军装包括所有军用品。那怕是一只军用水壶。半个世纪即50年前是哪一年?1971年。我15岁。没有半点夸张:《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8个样板戏等,我看了近一百遍。那些电影里的台词,我,我辈张口即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装进   面包   牛奶   军用品   地雷战   样板戏   我辈   列宁   军装   美文   台词   粮食   妻子   记忆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