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阿纳斯拉巨石裂缝之谜

破解阿纳斯拉巨石裂缝之谜


在沙特阿拉伯的泰玛绿洲,有一块神奇的被完美分割成两部分的巨石。它的名字叫阿纳斯拉巨石。


它是1883年由查尔斯·惠弗发现的。巨石好像原为同一块,仅仅中间通过切开,底部尽管只有两个小小的接触面,可是平衡很好,一副屹立不倒的模样。


考古学家研讨发现,阿纳斯拉巨石位于的区域,在西元4千年前曾有人类(古巴比伦王朝)居住过。这石头上的壁画证明,这里曾有被高度开发的文明。更多专家推测,这两块巨石本来应该是同一块,只是不知道是何人用了什么外力把石头切开得如此平坦。


一些观察家认为,岩石是由激光切割成的。不过,专家介绍说,这种激光式精密切割却并不是人为造成的,也没有研究团队报道过在这里曾经研发过激光武器的记录。那又是什么人把岩石切割成两半呢?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科学家找到原因呢?


我认为,说阿纳斯拉巨石裂缝之谜至今无解不是事实。因为说阿纳斯拉巨石裂缝之谜至今无解的人不是真正的科学家。


我们不要胡思乱想,要相信科学,裂缝是巨石内应力导致的。


我们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例,从中也许能找到巨石裂缝的成因。


在工厂,直径2米多的实心钢制轧辊,齐刷刷的从中间断开,像刀切一样。没有外星人,轧辊断裂是轧辊的残余应力导致的。


我们知道,一块钢板是由无数个铁原子(包括其它成分的原子)所组成的。原子与原子之间之所以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不像一盘沙子一样,是铁原子之间有强大的金属键紧紧的“拉”在一起的。原子之间的“拉力”会由于相邻原子之间的位置远近、角度差异,导致其“拉力”在整个钢板的平面内不是很均匀,通俗的说:有些方向的“拉力”大,而有些方向的“拉力”小。


所谓残余应力,是指当外部荷载去掉以后,仍残存在物体内部的应力。它是由于材料内部宏观或微观的组织发生了不均匀的体积变化而产生的。


轧辊断裂原因与轧辊本身残余应力、轧制时机械应力以及轧辊热应力有关,特别是当辊身的表面和芯部的温差大时更容易产生。这种温差可能由不良的辊冷却,冷却中断或在新的轧制周期开始时轧辊表面过热引起。轧辊的这种表面和芯部间的巨大温差引起较大的热应力,当较大的热应力、机械应力以及轧辊的残余应力超过轧辊的芯部强度时引起断辊。


直径2米多的轧辊尚且如此,何况大自然中受风吹雨淋的巨石呢!


破解阿纳斯拉巨石裂缝之谜


破解阿纳斯拉巨石裂缝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巨石   裂缝   沙特阿拉伯   巴比伦   轧辊   应力   温差   残余   拉力   钢板   岩石   美文   原子   直径   激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