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弄清楚你要去哪里比如何去重要100倍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过: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自由的而且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几十年的筹码,这个筹码就是你自己,你可以自由的运用你的思想,利用你的时间,选择你这辈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等等,即使你在最困难的环境你依然拥有思考和做选择的自由;

职业规划弄清楚你要去哪里比如何去重要100倍

但同时人又是不自由的,因为现实中你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无所有,根本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思想。所以人生就是老天给每个人的一张试卷,从学业到职业再到事业,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挣脱枷锁、逃脱密室的通关游戏。

本人今年41岁,目前是创业阶段,此前从事了近十年自由职业工作,试着复盘一下我的职业与事业发展历程,但愿能给年轻人一些启迪,如果说追求自由是我生命中最原始的冲动的话,最先要实现的就是行动自由。

(0-22岁)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自由的半径就是母亲的怀抱,离开母亲的庇护就意味着死亡,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片未知,你哪儿也不了。到了小学,在父母亲的监护和抚养下,我们可以去学校学习识字、算数等知识,我们的自由半径扩大到大约在几公里内,然后进入中学、高中、大学学习更多的知识,直到大学毕业找一份工作,彻底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存,实现基本的行动自由。

青少年时期这个阶段有三大任务:成长、学习、确立方向

第一个任务就是强身健体,健康是人生的基石,一切成就和建筑都基于这个基础,体格越好,未来你能去的地方越大,也就越自由,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的0就没有意义,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自由。

第二是努力学习,你越努力,你的知识面越广,代表着你的认知越多,在我们获得知识以前,这个世界就是一片漆黑的丛林,充满着机会但也充满着危险,认知就好比一个人头顶的探照灯,开局都是一盏微弱的灯,只能看到眼前的吃喝拉撒,随着我们的学习和充电,照射范围越来越远,意味着你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果实和陷阱,这就是未来人生路上的机会和风险,未来你选择的自由也就越大,比如选择一所好学校,选择一个好专业,毕业后选择一家好公司,更快速的到达你的目的地。

在上大学以前我们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常识、社会通识,如果认识一台计算机的话,这些是底层的计算能力,进入大学之后才会学习细分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做一件事情,大学生进入状态更快,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的原因,因为他的计算能力更强,学习能力更强。上学虽然不能直接为你带来果实,但却可以帮助你未来更容易看到哪里有果实,哪里有野兽,试想一下,在一片漆黑的丛林里头灯没电是不是挺可怕的一件事?认知以外的世界就等同于不存在!所以,上学就是充电,努力拓宽认知边界,为未来走入丛林做准备。从出生到成年踏入社会,人类大概是所有动物中准备时间最长的,说明人类社会生存也是最高级和最复杂的一门学问,在该读书的时候荒废时光,很显然后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三大任务就是确立方向和目标,每个人都有一个来自生命的原始冲动,也就是这辈子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一个人找到目标,并赋予他走向目标的初始能力,这个目标一开始也许并不是很清晰,并不是指向到具体的做什么职业,但至少应该大致锁定从事什么行业,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比如要做一个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确定了这个我要去哪里的大致的战略方向以后,才好组织具体的战术策略,也就是我如何才能去的方法问题。

当下大学生甚至是硕士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茫然问题就是他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大多数人的专业选择以及职业选择并不是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个声音,甚至这些事关一生重要的决定可能都是父母、朋友、老师帮忙做的,这是问题的根源,就好比一台车出门让别人帮忙设定目的地一样,当那个人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这台车就不知道往哪儿开了,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不是战术问题,是战略问题,这是绝大多数人一生碌碌无为的根源问题,那就是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生命有两次,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

一个人越早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越早找到目标,就越早的获得生命的力量,形成先发优势,这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和幸运的,因为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活明白自己到底想干什么?想要什么?只是庸庸碌碌疲于奔命而已。

我本人属于醒的比较晚的,直到25岁才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那就是自由,自我掌控的生活,不夸张的说前面25年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学习、被动地生活,被动的工作,进步极其缓慢,从未有过为了一件事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的时候,因为很小就知道长大后我可以进入我父亲的单位工作,所以早早就放弃了要靠自己努力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想法,心想上大学也未必能进这么好的公司,不上大学也能进,何必那么辛苦呢?在我19岁的时候果然如愿以偿,接替我父亲退休,进入了那家央企工作,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和我想象的美好生活差之千里,我想象的应该是桌明几亮,八小时双休,住在一个大院子里过着稳定的生活,但现实是只有高学历的本科毕业生才有机会留在机关,像我们这样的职工子弟,只能去全国各地的项目上施工,常年漂泊,居无定所,永无稳定之日,直到退休!

当我发现这个事实以后为时已晚,因为我已经19岁,不可能再回去读书了,断片太多也跟不上,所以只有硬着头皮先干着,那真是上班如上坟一样,每天都是机械的执行命令,像个机器一样,除了春节和大雨天气,全年无休,就这样干了两个项目五年多,我实在看不到出路和改变的可能,在2003年我裸辞了,虽然我也不知道自己辞职后能做什么,但我很清楚眼下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无法接受自己在25岁的时候就天天盼着退休,我想要稳定下来,在一个城市,有一个家,守着老婆孩子生活,这是无比坚定的想法,虽然我暂时还不知道如何实现它,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不离开那个环境,就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出来以后经历了很多困难,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兜兜转转一两个月都找不到一份正经工作,应聘网吧网管我不会装系统,应聘驾驶员我没有驾照,应聘卖场营业员我没有经验,连底薪几百块的业务员都应聘不上,因为没有经验,最后只好去做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的业务员,销售报媒广告,起早贪黑坚持了一个多月终于挣到了1500元,才算在这个城市里活下来,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有了这份销售经验,我很顺利的就跳槽进入网络行业,慢慢地边做边学,从销售岗一步一步转到运营岗位,再到后来辞职回家做了自由职业,才算曲线救国,实现了我当初在国企时梦寐以求的生活,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

回想起来在体制内的那几年真的是白混了,因为是一个固定的小圈子,不需要跟人打交道,每天机械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了,出来后要找工作、面试、做销售、打电话、拜访客户.......都要学,不夸张的说那几个月的成长比过去十年都大,打碎了玻璃心和薄脸皮,提升了生理和心理的耐受度,慢慢变得强大,我觉得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有一段销售经历,这是一个可迁徙的底层能力,如果你做过销售,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换位思考,无论你换到哪个行业或哪个职业都大有裨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底薪   这个世界   自由职业   美文   果实   认知   职业规划   方向   目标   稳定   能力   未来   自由   职业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