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人们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唯有通过勤劳、刻苦才能有所收获。的确,学习没有捷径,而往往让人苦闷的是我们努力付出却收获甚少


我们都知道无论学习还是做事,迈出第一步是很难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开始,但又放弃了,因为坚持更难


即便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有志青年,不甘安于现状上进心十足,脑子里想学的东西太多,画画弹琴跳舞、专业技能、思维能力、阅读书籍……不知从何入手也不知道怎样筛选。


你是不是也有以上症状:找不到学习方法、坚持不下去、筛选不了真正的学习内容。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时间、精力都很有限,意志力更是靠不住。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我们如何持续有效的而且快乐的学习呢?这就需要我们筛选出真正有价值能让我们坚持的学习内容。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按需学习才能更有动力”。

我们如何做到“按需”学习呢?


《请停止无效努力》中为我们提供了按需学习,筛选学习内容的四个方法:


1、针对自愿特点,筛选有用的内容


我们成年人与孩子不同,孩子不学习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我们可以只娱乐不学习,说明成年人的学习特点是靠自己的自觉自愿。


针对自愿的特点,我们要筛选出对自己现阶段有用的东西,除了学习能自己升职加薪的技能之外,还有哪些对我们有用的事情?


比如,工作太忙我想学习可以让自己放松的技能比如绘画或者弹吉他……孩子出生我想让他穿上放心舒适有爱的衣服那就可以学习缝纫、不想点外卖又没人做菜那就学习厨艺……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而对于“有用”这个原则,我们还需要注意两点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2、筛选经验背景相匹配的学习内容


相比于孩子我们成年人在挑选学习内容的时候可以参考自己的经验。孩子的经验是空白的所以可以接受任何新的事物,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把学习内容跟经验做个对照,决定是否接受。


所以说当筛选跟我们的经验背景相匹配的学习,就不会太粗浅,也不会太深奥。不然很难看到带我们的真正价值。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3、筛选出有参与感能自主接受的学习内容


相比于说教式的学习,有参与感的学习方式会让我们更自主有兴趣地去投入,所以说教式的学习不要参与。


比如,我们想学茶艺,打算报一个茶艺班,有些茶艺班就是说教、指导冲泡方法,而更有参与感的茶艺班是老师除了让学生了解基础的茶艺知识、冲泡方法,还带着学生去寻茶、采茶、制茶,从每个步骤的参与中让学生去学习了解掌握茶叶各方面特点。所以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要注重参与感。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4、筛选出可以应用到实际行动中的学习内容


所谓“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能够投入到实际行动中的内容才是我们真正要掌握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中,能看得出它的价值,我们才会更有学习动力。


反之,如果学习的东西,我们没机会应用,或者不知道如何应用的话,时间一久我们就会忘记。最终只能变成知识,而不会转化为技能。


所以说不管学习的内容有多好,只要不能使用,我们最终都会觉得没有价值。然后本着应用的原则筛选出我们需要掌握的学习内容。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总结


以上是按需学习,筛选出让我们持续有效并且对我们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的方法。本着成人学习的四大特点:自愿、经验、自主、行动的特点,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遵循:有用、匹配、参与、应用四大原则。


现在我们不妨拿张A4纸,列出一行从左到右把我们想要学习的领域写下来。在这张纸的最左边一列,从上到下,列出“有用、匹配、参与、应用”四个筛选原则,针对每个学习领域进行评估,看是否符合这四个原则,挑出最终真正需要学习的领域。


希望我们都可以筛选出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只有“按需”学习才更有效


嗨~我是里小丹


多读书,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以上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我,让我们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参与感   努力   茶艺   美文   有用   自主   技能   原则   方向   领域   过程   东西   价值   经验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