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渐渐消失的故乡

渐渐消失的故乡

文/毕研杰

散文:渐渐消失的故乡


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生我养我的故乡却一天天远离了我。这个远离,既是指时空上的距离——十年间,我带着妻小先青岛后扬州,与故乡渐行渐远;也是指故乡自身的变化——十年间,随着乡村改造工程的推进, 她“推陈出新”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我记忆中的那棵老槐树没有了。

它历经沧桑岁月仍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我与它之间至今还一有个被我保留了30多年的秘密——

小时候,我个子不高,有的小伙伴竟喊我“矮个子”,令我十分苦恼。后来有年长的兄长悄悄告诉我:“如果能在年三十晚上的后半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找一棵老槐树,围着它正走三圈,抱三抱,许三遍愿,要边走边说‘槐树爹槐树娘,你长粗我长(zhǎng)长(读cháng)’,然后磕三个头离开,以后你就会慢慢长高了。”

我竟信以为真,如获至宝,大年三十晚上我坚持熬夜努力支撑到后半夜,独自偷偷跑到全村最大的那棵槐树下去许愿。那大槐树在村北,周围是几所破旧的老屋,住着几位古稀老人,气氛总是怪怪的有些恐怖,我们这些小孩子即使大白天也都怯于前往,而这次除夕夜中我竟然没有害怕,很神圣似的。此后的一年中我经常偷偷地去看那棵老槐树,看它有没有长粗。当然,一年时间老槐树是看不出来长粗的,我当然也没见长长(高)。但后来我就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去了,用知识充实自己,也不再为个子不高而苦恼。后来,我从书上我知道:鲁迅①个子不高,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见出其铮铮铁骨,“俯首甘为孺子牛”显出其脉脉柔情,可谓伟丈夫;朱自清②个子不高,但他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壮举,显示了人格的伟岸…… 后来我在济南上学时,中文系同学马运杰知道我的身高后惊讶地说:“1.70米?我一直感到你很高大的啊!”我很感谢他的这个感觉,也希望不仅仅是因为我瘦才带给他“高大”的感觉。

可惜那棵曾被我喊过“爹娘”的老槐树早在二十几年前就被它的主人卖掉了,老槐树成了我永远的回忆!

我记忆中的那大片大片的荷塘消失了。

以前,我们村前村后都是荷塘,像张开的两条臂膀把村庄拥在怀抱里。春天,鹅唱鸭鸣鲤鱼戏水;夏天,绿荷团簇荷花闪烁荷香氤氲,在这里,我们戏水采荷捉鱼,其乐无穷。我要说的却不是关于采莲的故事,而是一个我和荷塘之间发生在冬日里的趣事——

30多年前的一个冬日散早学后,我们7、8个男生排着队跺着脚喊着口号在荷塘里的冰面上走,冰就在我们脚下咔嚓嚓地碎裂。但我们却大义凛然毫不理会,吸引得那些小朋友们满脸歆羡的看着我们昂然走过。虽然我们预感到可能要落水,但这是一种英雄的“壮举”,谁也不好意思退缩当孬种。突然,“咔嚓”一声,我们几乎同时全部跌入了冰水中,一个个失了刚才的英雄气概,纷纷惊慌失措地向外攀爬。我们穿着棉衣初不下沉,但棉衣吸水后却沉重无比,而且滑溜溜的冰面上,我们抓不到任何东西,即使我们费尽力气终于爬上了冰面,但吸水后沉重的棉衣再加体重也会顿时把冰面压碎重新落水。

这时,幸好有一位早起去水井挑水的大嫂看到了这有趣的(恐怖的?)一幕,急忙大声喊起来。附近的伯叔哥嫂们听到后纷纷跑来,他们用扁担、绳子、长棍等费力地把我们一个个拖上岸后“架”回家。我没感到冷,真的,一点都没感到冷,倒是预感到父亲的打骂更让我担心!

我一直很奇怪:脾气一向暴躁的父亲那天为什么没有发火,而是吸着烟微微地笑。我后来想,可能在当时的农村,这种溜冰落水的现象是件很稀松平常的事,甚至可能父亲小时也曾经有过。母亲忙着给我脱掉湿衣盖上厚厚的被子并倒上一个热水瓶;婶子们慌着给我熬好了姜汤驱寒,那姜汤加上红糖是可以驱寒的,味道辣辣的甜甜的很好喝;嫂子们则忙着生火给我烘干棉衣,因为我还要穿它去上学呢。当然,还有一些孩子,他们是来看热闹的。我则像个战场上负伤归来的英雄般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着这一切。

那一幕,至今回想起来都很温馨,甚至那一碗姜汤都充满了温情!

可惜,这些荷塘几年前就被填平盖上了楼房,偌大的村庄今天竟再无一处荷塘,当然也就没有了那些此起彼伏的鹅鸣鸭唱,没有了阵阵飘荡的清荷幽香!

我记忆中的那所村学也已经消失了。

学校不大,只两排瓦房,周围没有院墙,西、北、南三面是大片的田野,东边是条流水潺潺的小河。教室里我读过书,田野里我捉过迷藏,小河里我放过纸船……可如今,村学已于十几年前停办,后来连房子也拆掉种起了庄稼,如今连那条小河都只剩下一条干涸的河床。

还有那口深不可测、水质清冽的老井。尽管井体扭曲、井壁斑驳显得老态龙钟,可它竟足供我们半个村子的人畜饮水!可它也早已被废弃,而且早已被填平!

还有那些阳光下静默的老屋,以及老屋里静默的老人;还有那窄窄的小桥下流水脉脉,那弯弯的村路上平平仄仄……

消失了,它们都逐渐消失了!因为父母在,我每年还都回故乡,但我和我的故乡、和故乡的乡亲们却彼此渐渐陌生了。那如果我的父母仙逝之后,或者我如果接连几年不回故乡呢?

我知道,我熟悉的故乡风景终将消失已不可避免,故乡一天天在我眼前消失,但她却一夜夜鲜活到我的梦里来。这不,我的眼前——故乡的古槐依然枝繁叶茂,故乡的荷塘依然绿荷摇曳,村学里依然书声朗朗,古井里也依然清泉泛泛,穿着开裆裤的小伙伴依然咧着豁牙嘴傻傻地笑……


注释:

现实的鲁迅:鲁迅身材并不高大,实际身高仅1.61米,另一说是1.58米。(详见人民网文化)

去世前的朱自清:1946—1947年,朱自清一家人生活仍然很艰难,但他拒斥美国给配的救济粉,朱先生162CM的身高体重只有38.38公斤。他的学生季羡林回忆说:“老师没有一件像样的大衣,披着马车夫的麻布衣,神情悠闲,昂首阔步走在清华园中”。



作者简介:

毕研杰,山东鄄城人。著有散文集《人在旅途》巜我爱我家》,主编《阅读训练精编》、《当代教育论谭》、《青春留影》三部,参编《写作训练精编》、《写作导引》等十余部。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全国各级报刊,指导的学生作文有200余人次公开发表或获奖。现为县一中教师。


散文:渐渐消失的故乡

我上树摘柿子


散文:渐渐消失的故乡

我上树摘柿子


散文:渐渐消失的故乡

我家的小菜园


散文:渐渐消失的故乡

我家的柿子树


散文:渐渐消失的故乡

我在天安门广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上树   故乡   鲁迅   姜汤   后半夜   枝繁叶茂   槐树   荷塘   壮举   柿子   棉衣   小河   美文   个子   高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