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题目:北戴河的早晨

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说好一大早到北戴河海滩一游,但我们还是起来得晚了,到海滩时,游人已很多了。已是秋季,海风萧瑟,但仍有勇者,逆袭秋水,在海中扑腾。更多的是在自由徜徉,捡贝壳、拾海菜、逐海浪、摆了姿势照相。

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一对年轻夫妇,拿着手机,一边和家中的儿子通话,一边将手机切近海面,让孩子听大海的声音。喊着叫着,让孩子分享他们的快乐。那情景,恨不得将大海搬回孩子的跟前。

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几名摄影爱好者,在栈桥上向海中抛食物,吸引海鸥俯冲掠食,趁机抓拍它们的身影。一群中年妇女招揽游客乘船下海捕鱼,体现一把渔民生活,二百五十、三百元一位,不断有响应者穿上救生衣,跟着妇人们上船去。海滩立了一个碑子,灰色的,上书,毛泽东主席吟浪淘沙词处。碑前照相留念的人不少,一人五元。一个妇人守着收钱,那钱挣得轻松。过了一会,见拍照的人完了,妇人伸出右脚,轻轻几下,划去碑下的沙子,手轻轻一提,将碑子提到人多的地方去了。原来那是一块塑料泡沫板,涂了灰,书上字,随时随地的可以移动。想赚钱,就得想法子,摸清游客的所思所想,不过这法子想的有点奇特,不仅拿主席开涮,也把游人忽悠了一把。主席明明说,“秦皇岛外打鱼船”,那就是在秦皇岛了,咋又跑到北戴河来了?游人也乐得上当一回,照片拿回去一展示,谁还管你在秦皇岛还是在北戴河。

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海边的礁石旁围了一堆一堆的人,走近一看,每堆人中间都有一个或两个渔妇,或老或少,都包了围巾,脸也都黑黑的,这自然是海风长期吹拂的结果。或讲述下海打鱼的经历,或回答游客各式各样的问题。口中说着话,手从不闲着,从脚下的一堆网中,摘下刚从海中打来的收获。鱼不多,也不大。虾不少,还挺肥,多是虾爬子。主要是蟹,挺多的,一会工夫,就收了几塑料桶。游客就想买,你低她高的论好了价钱,称了,拿到旁边的海鲜摊烧煮。就着海风,观着海景,吃着海鲜,那也是海边旅游的一种享受。价不便宜,但游客图的就是一个鲜,一个乐。

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我们也买了不少,到海鲜摊煮。煮海鲜,并不加水,将虾、蟹拿清水一冲,放上一点葱姜,直接入锅里加火就是了。一会时间,蟹的盖子就红了,出锅就可食用了。问其原因,说海鲜体内主要是水,用它本身的水蒸煮,味道更鲜。“上街不帮人捎海鲜”就是这个道理,你给人卖了二斤蟹,回家一称,剩下一斤了,落个两不情愿,坏人心思。

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刚出锅的海鲜,味道还真不一般。因为一起床就下了海滩,什么也没吃,两锅海鲜就当早餐了。生在内陆,海货吃得少,自然就缺乏经验,尽管尽量的细心,我看浪费的也不少。据说一个上海人,去新疆出差,一上火车,就拿出一只蟹吃,车到兰州,哪只蟹还未吃完。一是说上海人生性细腻,一是说蟹得细心去吃。若以这种吃法,就是十个上海人,到新疆打个来回,我们哪两锅海鲜怕也吃不完。

渭南作家邢福和作品:北戴河的早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北戴河   渭南   渔妇   海货   海菜   秦皇岛   新疆   上海人   妇人   游人   美文   海风   海滩   海鲜   细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