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李雪艳作品:这条路

原创:李雪艳 文稿来源:蝶语兰心

经开区李雪艳作品:这条路

那日回娘家,驱车在村外的大路上,两边大片绿油油的麦苗甚是让人感觉舒服,我欣喜而贪婪地欣赏。不经意间,瞥见一条窄窄的小路隐隐乎乎掩藏在浓密的麦苗中,我的心倏忽泛起了阵阵涟漪,记忆的闸门悄然打开……

这里,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条路,是一条土路,一头伸向西南方向外婆的村庄,一头连接着母亲的村庄。母亲,在这条路上走了好多年了。

这条路啊,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窄窄的,弯弯曲曲的,当然也是凹凸不平的。然而这路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却是五彩斑斓,芬芳四溢而又温情满满。这条路,留下了我许许多多美好的记忆和快乐,也填满了母亲浓浓的牵挂和思念。

这条路,在我们村子西边的庄稼地里,是通往外婆村子的一条捷径。小时候,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母亲总会牵着我的手,臂弯里挎着几小袋软糯香甜的糕点或喷香的包子,轻快的行走在这条小路上,带予外婆舌尖上的享受,打开了外婆的笑容。

春天,田野里,绿浪翻滚,小路边,花儿飘香。感受着春风的抚摸,我和母亲一次次的享受着自然之美。那时,我总是贪爱路边的花花草草,一边蹦蹦跳跳着、采采摘摘着,一边在母亲温柔的催促中不知不觉就到了外婆家。外婆每每迎接我们的都是慈爱的笑脸和甜甜的糖果,而我以五颜六色的花儿回报外婆。当外婆吃着香软的糕点或包子,我嘴里咂吧着甜甜的糖果时,我总会看到母亲眼里流溢出柔柔的光。那时那刻,幸福的感觉溢满身体的角角落落。

夏收后的第一拨麦子磨出的面粉,秋天第一拨玉米磨出的玉米面,母亲第一件事就是做好馍馍、包子,随后带上我走在那条路上........

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时光不经意间在指缝间悄然流逝,而没有流逝的是散落在那条路上的欢声笑语和最最普通的馍馍和包子飘散的香味儿。

如今,外婆隔世已有十一个年头了,而这条路还在,不同的是,它已经改变了方向,向着正西方蜿蜒至外婆的“新家”。母亲,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仍是一如既往地行走在这条小路上……

这么多年过去了,路,已渐模糊,但散落在这条路上的快乐和温情却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底。母亲那不言不语却实实在在的行动已渗透我身体的每个细胞。我想,这样的情愫定会一代一代地不断传承下去。

经开区李雪艳作品:这条路

作者简介

李雪艳,陕西省渭南市经开区龙背镇信义初中英语老师。曾在渭南日报发表论文《爱心耕耘,智慧育人》、《渭南教育研究》上发表《让课堂时刻保持新鲜》,网络媒体发表《温馨》、《把娘放回心里》、《追寻那一抹江南美》、《悠悠书香润我心》等作品。闲暇之余喜欢用文字抒写情怀,用温暖的文字记录生活点滴和人间的真善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渭南市   渭南   夏收   馍馍   麦苗   糕点   村子   美文   村庄   包子   外婆   温情   糖果   花儿   路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