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王小民新作:忆起菜园子

原创:王小民 文稿来源:蝶语兰心

大荔王小民新作:忆起菜园子

我是70年代生人,那时生产队为了使群众能够吃上一些新鲜蔬菜,大都开有一个菜园子,也叫菜地、菜井等。菜园子一般选择在离村子不很远,土地又比较肥沃,水利条件也比较好的地方。大多种植的是那些最普通的大路菜品种,根据季节的不同,有辣椒、茄子、黄瓜、菜瓜、芹菜、西红柿、萝卜、白菜、大葱等等,有时候也会夹杂栽种上一些桃树、李树、杏树和西瓜、香瓜、甜瓜。

大荔王小民新作:忆起菜园子

菜园子一般都有手艺好的“菜把式”作务和看守,我们村的这项任务就是由德夫爷承担的。但遇到比较集中的劳作任务时,都会由生产队加派劳力支援。在菜园子里干活是一种享受,往往在休息的时候,经过一番死缠烂打,倒是可以采摘一些能够生吃的应时菜蔬犒劳一下参加劳动的男男女女。不过,由于菜园子的种植量一般都不很大,并且许多活计还需要专门的经验,所以去菜园子干活的人和机会并不是很多。蔬菜需要大面积浇水的时候,队里会派一些妇女去帮忙,主要是推水车。水车是架在井上的,井架上安着两根可以推着绕井台转圈的杠子,依靠人力或着畜力连续转动,带动一根均匀分布着装有皮垫的圆形铁板上下周而复始循环的铁链子,通过铁管把井水抽吸上来。菜园子浇水一般都是安排在午后,十几个人轮换着推,一个下午都不停息。不过,大伙边推水车边张家长李家短地大声说笑着,倒也不显得怎么疲倦。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尤其都是一些家庭主妇凑在了一起,那个热闹就别提了,拌着水车哗啦啦的响声和不断流向水渠的涓涓井水,不时有女人们肆无忌惮的笑声迅速地飞向四面八方。到了后半晌,就会有人提议去摘些瓜果、西红柿之类的东西来消渴充饥,常常是去上三四个人,用上衣兜来一堆,众人哄抢到手后,有的在水渠里洗洗,有的洗也不洗,在衣襟上稍微一擦便大口吃了起来。

大荔王小民新作:忆起菜园子

等到蔬菜成熟的时候,生产队便会经常给群众分菜。分菜的标准人劳兼顾,适度照顾孤寡和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分菜往往是在下午快下工的时候,生产队长和保管(会计)找上几个贴心人帮忙,把需要分的蔬菜归拢到路边或者便于出进的空地上,然后按照名单一户一户地秤量,有时候就用一个篮子或筐子大致均等地分一分。分到各户的蔬菜一堆一堆地一拉溜摆开,菜上压着一张写有户主名字的纸条或者就用树枝直接写在旁边的地上。一些在附近劳动的群众得到通知后便在下工的时候顺路把自己家的菜拿走了,而且在数量不多的时候,有人还把本家或邻居的也捎带回去。有时候也会发生拿错的现象,个别得到消息比较晚的人来的很迟,天都黑了,找来找去,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那份,这个时候队里负责的人也都不在场了,他们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拣一堆看上去量比较大些的装起来就走。我曾经也去为家里领过菜,但却没有干过乱拿的事,胆小。

大荔王小民新作:忆起菜园子

随着时光的流转,尽管这些生活已经成为尘封的历史,但每一次细细地回忆和品味起来,却总使人感慨万千。

大荔王小民新作:忆起菜园子

作者简介

王小民,大荔县人,渭南作协会员,现任大荔县城管执法局局长。多年来坚持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先后编辑出版《风情大荔》、《沙苑沧桑》、《梦里故乡》、《我们走在大路上》等10多部作品。近期出版了乡土文化散文集《小民看大荔》,得到读者的普遍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大荔   菜园子   大荔县   地秤   渭南   大路   畜力   井台   水渠   生产队   水车   井水   西红柿   美文   新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