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聊聊苹果手机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苹果“封杀”正式开始#

4月2日,据《福布斯》的最新报道,苹果已经开始拒绝那些不符合应用跟踪透明度规则的应用更新,该规则从 iOS 14.5 开始执行。

iOS 14.5 推出后,应用程序必须征得用户允许才能访问用户 iPhone 的广告标识符或 IDFA,才能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追踪用户以达到广告定位的目的。该规则还阻止应用程序使用其他变通方法追踪用户,这已经给一些开发者带来了麻烦。

看到这里是不是还没看懂,我们下面慢慢来聊。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什么是广告标识或IDFA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IDFA 全称是广告标识符(Identifier For Advertising),是苹果系统给广告商提供的用以追踪用户的标识符,因此是 IOS 独有的。IDFA 存储在手机系统中,可被设备上的每个 APP 获取,因此可以打通不同 APP 之间的广告。这就相当于广告追踪,你所有的浏览历史都有可能被别的商家利用,给你推相同或相似的广告。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新浪看了内裤或者化妆品,然后这个记录发给广告商,告诉广告商这个手机的使用者现在对内裤或者化妆品感兴趣,接着这个消息同步给你的淘宝或者拼多多。

所以你打开淘宝和拼多多,他们就会给你推荐内裤或者化妆品了。不是淘宝或者拼多多偷听了你的讲话,才知道你需要什么,是你的手机浏览的内容被同步过去了。

在这个同步的过程中,手机像人一样,会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而iPhone 的广告标识符或 IDFA,就是这个手机的身份证号码

它的存在能确定告诉其他手机软件,这个"手机使用者(IDFA)现在对内裤和化妆品感兴趣,快推荐给他”。

这个就是一个给用户购买需求,被进行用户画像后,更加提高广告转换率的操作。

问题是苹果iOS 14.5 推出后,应用程序必须征得用户允许,才能访问用户 iPhone 的广告标识符或 IDFA。

意思就是,我是苹果手机用户,我不愿意把这个手机设备身份证在网络上裸奔给各大软件使用。两个不同的手机软件商之间的消息互通,被截断了。软件间互相勾结来给你推感兴趣的广告,猜不准你要什么了。

情况就会变成,今天你在新浪看了内裤和化妆品,新浪知道了准备告诉淘宝和拼多多。

新浪说:“有个人在看内裤和化妆品”。

那淘宝和拼多多就只能问:“谁在看,我给谁推内裤和化妆品的广告?你这不是坑爹么?”

新浪说:“加了马赛克,我看不清。”

所以并不是以后就不会收到骚扰信息和广告,只是这些骚扰信息和广告,推送得没那么准确击中你的目标需求了。

再举个例子,你是个男生,绝对不会给你推太多的卫生巾广告,这次拿不准你是怎么的需求,猜不出你是男是女。

这时有人付费推卫生巾的广告,广告商昧着良心收了钱,只能全面给用户推广告,这样你就可能天天收到卫生巾广告。这奇怪的推送,只不过是被广告商宁可杀错不要放过而已。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IDFA并不能直接识别用户本身,而是对用户设备识别。

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可以让应用程序查看用户何时点击广告以及他们下载了哪些应用程序。它使广告交易跟踪用户的互动和行为成为可能。

广告服务商通过IDFA标记唯一的一台设备,结合其他数值标记形成完整的用户画像,并精准投放广告。

对于广告来说,投放精准才是转化率最高的。毕竟不会给一个小学生发购房需求的广告吧,他都没有匹配购买力。

所谓的隐私保护,简单来说,就是广告商能知道有人做了什么,可是不知道是谁做的,两个不同广告商无法交换有用的情报。

说苹果“封杀”开始,只是封杀广告商的变现小捷径,够他们头痛的了。当然,我们在淘宝上看来什么,这些同一个平台的用户数据,还是会在的。

你在淘宝上浏览或者购买了很多次内裤或化妆品,淘宝还是会给你推荐相关内容,因为不涉及iPhone 的广告标识符或 IDFA。同一平台上推荐给你的广告,本质上没有太多影响。

可以预想得到,有效广告会下降,无效广告会上升。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封杀也许是为了猎杀对手

iOS14.5之后,iPhone确定新增了应用跟踪透明度隐私功能,除非用户自己设置允许,无法获取,不遵守会被下架处理。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以后我们的隐私就被保护得很好了么?没那么简单,毕竟是个赚钱的国际大公司,手机广告推送这个肥肉,怎么可能丢了。

互联网广告在全球主要互联网公司的收入构成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比重,例如:Alphabet(谷歌)2019年的广告收入为1348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83.3%;Facebook 2019年的广告收入超过696亿美元,占到了其总收入的98.5%。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当前互联网广告已成为互联网经济模式中的重要环节,60%的移动应用都将通过应用内广告进行变现。如果默认opt-in(手动选择打开),近2000亿-3000亿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将受到影响。

那问题是这些钱会去向哪里?有一种说法我很认同,其中很大部分收益,可能得和苹果分成。

虽然苹果称这个隐私政策将“一视同仁”,可是苹果本身在隐私政策中,却又明确自己会收集用户的设备信息、设备、App Store搜索、App News和股市向用户提供广告服务。

这暗搓搓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

也就是说,有可能其他嗷嗷待哺广告商,想要知道苹果用户不同软件间下载或者浏览情况的情况,只能向苹果购买相关内容。

通俗来说,就是要求其他厂家进行付费观看苹果用户的隐私。做成像腾讯爱奇艺一样的VIP服务,后面还可以做超前点播,也不是不可能。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隐私垄断也是垄断,这就是硬件提供商苹果的底气。

任何安装在苹果手机上的软件不服?下架警告!就问你爱了吗?

掐住IDFA,就是掐住效果广告的命门,无法通过自身的用户画像优势给展示个性化广告,那么广告的曝光转化效率会下降。

这就意味着归因效果变差,使得流量价值无法被准确衡量。

效果广告的主要定价方式包括每次操作成本、每次销售成本、每次点击成本及每次下载成本,以优化目标客户分类、改善用户传输率及在短时间内进一步促进产品销量。效果广告主要是依靠把广告效果归因到各个媒体渠道,来确定每个媒体的流量价值。

广告主需要借助IDFA来判断——用户的转化(下载、点击、购买等行为)是否是由于该广告产生,从而对广告的内容和投放渠道进行效果评估和优化。

综上引用内容,无法判断广告效果,那么就无法给广告商用效果广告方式定价了。

毕竟你无法拿出你的广告投给了我目标客户的相关数据,也无法为我的客户资源整理提供有效帮助。

苹果这个骚波操作,无疑会直接得罪了上文提过的,以互联网广告收入为主的互联网公司,比如:Facebook。以下是Facebook的用户告知书。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我给大家简单翻译下内容:Facebook赞同苹果保护用户隐私的做法,但是建议用户摁下同意Facebook收集IDFA的摁钮,毕竟按下同意键并不意味着用户会看到更多的广告,同时,Facebook保证不会因此收集更多类型的用户信息,只是为了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相反的,用户选择拒绝,并不会去除广告,而是会让Facebook显示更多不相关的广告。

一句话挑明,表面上Facebook鼓励iOS用户同意它收集IDFA信息,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实际上就是说,你同意了,就会看到筛选过后的广告,不同意就什么垃圾广告都可能看到。

这应该能代表很多大公司的意见了。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广告商更加担心的事

还记得苹果手机推出全面屏设计么?然后其他手机如安卓就开始跟进。

苹果就有这样的能力,引领手机硬件商跟风操作。

苹果开了应用程序必须征得用户允许才能访问用户 iPhone 的广告标识符或 IDFA的先河,其他手机商,如安卓会不会全面跟上,这才是广告商全面的头痛。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至少现在看来,都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2019年5月的谷歌I/O大会上,谷歌方面也已经宣布安卓Q将禁止App和第三方用唯一且不变的设备ID来做广告定位追踪,所以Q10已经无法直接获得用户的唯一设备ID。

2019年,国内四大安卓系统手机公司也曾对开发者关闭了查看用户设备ID的权限。不过鸡贼的是它们给出了一个可变动ID——OAID(Open Anonymous Device Identifier,匿名设备标识符)——的替代方案。不给实名的设备,那就匿名吧,勉强也可以用。

可以预见,苹果这场“封杀”还会继续,在这个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严的今日,作为用户,我还是希望自己的隐私不要太轻易被出卖,最好我不愿意不要暴露。

最后,留个问题,你觉得把隐私保护寄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职业操守上,靠谱么?

评论区聊吧。

苹果iOS 14.5“封杀”正式开始,那么它对谁动手了呢?

还是求点赞评论分享一键3连。关注@小粽子先生,一起在快速的平台里,说些慢节奏的话。

拜,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苹果   标识符   卫生巾   淘宝   美文   新浪   广告商   应用程序   内裤   隐私   化妆品   效果   正式   广告   用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