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全人需要层次理论”指导心理咨询?


一、心理咨询常见的问题之一


全人需要层次理论一共是七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以及自我超越需要和大我实现需要。这七种需要作为“类本能”,伴随我们整个一生。

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时候,这些七种需要对我们行为的支配力,是不一样的,那个支配力最大的需要就是“优势需要”。例如,在一段时间内,你主要的精力就是围绕满足自尊需要,自尊需要对你的支配力最大,自尊需要就是你的“优势需要”。在我们所有需要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首先是生理需要占优势。另外,一般来说,更低级的需要成为优势需要之后,更高级的需要才能够成为优势需要,对我们的行为具有最大的支配力。我们学习需要层次理论,一定要透彻理解“优势需要”的概念,我们同时存在七种需要,但人与人相比,其优势需要是不一样的。你要观察,我们的优势需要是什么?在我们的行为中优势需要在发生什么变化?其他人的优势需要又是什么?这样你就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全人需要层次理论具有极大的涵盖面和解释力。它对于我们做通心辅导有什么用呢?我们做通心辅导,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当事人,有必要对他们有一个整个的把握。例如,有的当事人是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但背后是跟她老公的关系,她又不喜欢她老公,又离不开她老公,二个人的关系就像二个刺猬,靠近了,互相刺伤,分开了,又觉得孤独、寒冷。有的当事人甚至已经长期没有性生活,但仍然难舍难分。她宁愿要一个名义上的老公,也不愿意背一个单身的名字。而老公呢?也处于一种粘粘乎乎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那个不出问题呢?类似的问题不少,只是细节有不少差异。她们的问题,从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 看,实质上归属需要与自尊需要之间折腾。如果做个案,追溯其童年,就会发现她们在童年都有缺爱、缺乏安全感的经历,她们现在的需要满足水平,如果不是长期地固着在归属需要之上,归属需要经常都是一种优势需要。她宁肯过一种虚荣的生活,——我比其他单亲女性,或者单身女性还有优势,我有一个老公,有一个所谓“完整”的家庭。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通心辅导师应该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要让她明白自己的处境,她只有二种选择:

1、维持现状,继续不舒服下去,而情况往往没有办法保持,继续演化、恶化。

2、学会通心,使用通心,改变现状。而要学习和做到通心,首先必须变得真实起来,不是活在虚荣里,而是活在现实中,追求踏踏实实的自我价值。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求更高需要层次的满足,是每个人的类本能。

一个人不能够做到需要层次的上升,是因为他有心理情结,有卡点。

前面谈到的女士,她们的基本动力是陷在归属需要里出不来。她陷在归属需要里,是前有虚荣心、后有安全需要的压力,从安全需要看,因为她有个老公多多少少还有一点点心理支撑。或者是经济上的补偿,或者是某些方面得到补偿。

我们做通心辅导,会遇到很多类似的事。我们掌握了全人需要层次论,就有一种高屋建瓴的自信,有一个参考构架,把整个人生的框架,发展大局势看得清清楚楚,洞若观火。


二、如何理解“优势需要”的上升?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之所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模型,就是揭示了人类的动力结构,人类动力变化的规律性。这个规律性就是优势需要更替的规律,在这个地方,马斯洛没有说清楚的地方,我觉得可以借用其他人的语言,加以创造性地予以整合。最近我看温尼科特的书,大家想到了吗?他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good enough””足够好,你把足够两个字差不多用到需要满足上就好了,我们的需要满足不是无休无止的,需要满足具有极大的弹性,还有每个人对足够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人格三要素,这又涉及到本人的独创理论——人格三要素理论,一个人的智慧力、情感力、意志力三种人格力越强,所谓“足够好”,你对“足够好”的要求就会相应比其他人能够低一点,所以说最多保持平均水平就够了,因为你知道,你的人生是有限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反过来说,你不去做某些事情了,你才能做更重要的事。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翻来覆去,讲的都是适用的。就拿吃来说,吃饭,每天山珍海味也是吃饱,粗茶淡饭也是吃饱,我们现在采取的策略是以素为主。就是微荤、淡荤,稍微吃一点荤的,但是我们精选的食品都是嘌呤含量比较低的,豆制品适当吃一些,坚果。

但是中国人一个最大的弊病,需要满足是横向发展,由于社会结构的原因,社会不允许你自我实现,你就无休止的“内卷”。“内卷”这个概念很好,无休止的提高自己吃的水平,中国人讲吃就是这样,西方人对中国感到很惊奇,中国人那么讲吃。西方人美国社会吃得很简单,因为他们认为有更重要的事,吃花那么多时间干嘛?然后就是性,无休无止的满足性,你看那些拼命在搞外遇的,他不是在满足性,他是满足一种自卑需要。用这个证明他的价值。我们的学员里面都有,有这种人,你跟他说三句话,他就往这边扯,以后不准谈论这些,有人在发“约炮”这些,就直接踢出去了。这个我们做心理咨询一般来说,一个已经自我超越了,会不会找你咨询?大我实现了肯定不会找你咨询,但是两个大我实现的人,他们会在一起切磋。找你咨询的,按照中国的水平,至少是大多陷入困境,他的需要满足在安全需要和自尊需要之间游荡,来回折腾。尤其现在归属需要向自尊需要过渡,他在挣扎。这个挣扎表现是,他没有办法和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分离,知道吗?还是一个小女孩、还是一个小男孩,他在挣扎,他就活在归属需要向自尊需要转化的“内卷”。或者说“内耗”。


三、身体焦虑与性别焦虑


最近我花了一周的时间把那个阿德勒的一本书看了,就是《马斯洛传》的作者写的,他写的阿德勒传——《人生的动力》,也不错。爱德华·霍夫曼很擅长写传记的,他亲自采访了阿德勒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精神分析学家,都是他的好朋友,尤其是写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关系,写的特别精彩。他描写的这个也使我想到我们国家的学术界,那些学霸,充分地描写弗洛伊德丑陋的一面,阿德勒最重要的一个理论,他最早是对弗洛伊德感兴趣,因为他强调幼年的作用,后来他逐渐发现不对劲,弗洛伊德只强调一个性欲,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幼年的性需要受到打击、挫折,所决定的。阿德勒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他提出自卑,对自卑的克服,转向心理。他是指人幼年的两个东西很重要,一个就是身体上的缺陷,比如女孩子长得不是很好看,眼睛小了一点,个子矮了一点,某个器官不好看,对这个非常重要,然后他就要去弥补,在其他方面就要去补偿,还有就是角色焦虑。一个身体缺陷焦虑、一个角色焦虑,作为女性,就是女性角色焦虑,我们是男权社会,她一生下来就开始有这种焦虑,她想弥补,想尽办法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弥补。

尤其是在那种家庭,如果自己是老大——女性,下面有个弟,她就要去竞争,表现她的优越。如果是前面有两个哥,后面一个妹,她是这个妹,是好的,反正这个家庭已经满足了。如果前面是个姐,下面是个妹,她是那个妹,那就麻烦了。她的女性角色焦虑非常强的,因为父母不想再生个女的,甚至焦虑就到了生存需要的程度,有的家庭甚至就把女婴给扔了。我们见到过这样的例子,中国的家庭就做得出来,计划生育,也不知道生的是男的是女的,一旦生的女的,就非常残忍地拿去扔了,有的扔到厕所。我小的时候,曾经三次,在公共厕所里面看到被扔的女婴,被扔到粪坑里,非常残酷、可怕。

那么,男性有没有角色焦虑?也有。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说恋母情结。就说是从小男孩子就跟母亲养育,要吸奶,首先跟母亲的乳房,以后是母亲这个客体建立一个非常亲密的联系,然后他的父亲又出现了,到了3岁他就开始有性意识,恰恰这个时候父亲开始出现了,父亲的重要性呈现出来了。他感到父亲是一个竞争者,对父亲就有一种恐惧,他不敢过分地表达对母亲的这种依恋。他怕失去自己的生殖器,所以他有一种“阉割恐惧”,很焦虑,这种焦虑就使他尽量地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优越起来,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我倒是不大认同这个说法,准确地说,不排斥一些男性,尤其是西方社会的男性,有这样的心理情结,但它并不是一个普遍规律。

其实这些现象在全人需要层次理论的框架里就能够得到解决。

男孩子的焦虑,可以看成是自尊需要的雏形,不一定跟性硬扯起来。对于男孩子,在任何社会结构中,都要面临竞争,有竞争,就有竞争的焦虑。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越,实质上取决于独立人格形成的时间的早晚。当然,男性的焦虑也不排斥性方面的问题。一个男的如果阳痿了,就会严重打击他的自尊心,他就拼命从其他方面要弥补起来,这个就是男人的苦恼。——这些现象都说明自尊需要的重要性,所以现代社会,包括现代中国社会,我们做咨询,大量的工作都是帮助当事人如何满足,并且进一步超越他的自尊需要?也就是怎么样帮助他建立他的自信?建立他的独立人格?而建立自信、建立独立人格的方法,就是让他与原生家庭分离,与自己父母分离,大家记住了吗?我们心理咨询也好、通心辅导也好,很多时候就是做的这个工作。当然通心辅导也好、心理咨询也好,更高层次的方向就是向自我实现发展,甚至向自我超越发展,甚至向大我实现发展。


如何用“全人需要层次理论”指导心理咨询?

如何用“全人需要层次理论”指导心理咨询?

如何用“全人需要层次理论”指导心理咨询?

(焦露莹根据许金声网络工作坊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全人   心理咨询   弗洛伊德   支配力   层次   理论   大我   美文   焦虑   人格   角色   老公   优势   自我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