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想死"那些癌症青年的故事,为了自己看看吧


“我康复在家待了三年,无聊的时候跟同学玩英雄联盟,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们按键盘都比我快。然后在工作中你会发现脑子没有以前快了,反应也慢了。我也在尝试过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软件也好,思维方法也好,但是我发现我学的时候就没有那种灵气了……”


这是一位恶性肿瘤患者的自白。


这位恶性肿瘤患者,不过三十几岁,确诊淋巴癌的时候,仅25岁。


按照他自己的讲述,他是出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自己生病,一度被医生下达病危通知,而后“奇迹般”康复出院,但出院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无法融入社会的事件与情绪。



#年轻人患癌#,这是一个在知识分享平台知乎上热度经久不衰的话题关键词。


比如,#年轻人得癌症是种怎样的体验?#这一问题被浏览了超过60000万次,关注者近30000人。


比如,#你身边有年轻人得癌症的吗?#问题下,几乎每一个回答都以“我自己啊”开头。


据2020《中国癌症生存质量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的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都呈现出年轻患者(15~39岁)比例不断增加的现象。


年轻人们是怎么发现自己身患癌症的?怎样才可以帮助罹患癌症的年轻人们更好地对抗病痛?这是阿诚今天想要与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



意外从天而降

年轻人癌症发病率不断上涨


“一个月前感觉身体左侧腋窝处有点痛,当时在健身,以为是肌肉痛……”


“突然有一天发现右下颌处出现明显肿块……”


“我以为我只是有些背痛……”


“从头疼到直接躺在病床上不能动不能说话一个月都不到……”


翻开网络上的故事分享,年轻人们绝大多数都是突然发现的身体不适,原本以为只是最普通的头疼脑热,不成想,一套抽血、CT、核磁、穿刺下来,再拿到报告自己就成了癌症患者。



刚刚大学毕业的@法老爱火锅说:有太多的不甘心,总是在想,为什么是我。


刚刚收到医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木又原本以为可以高高兴兴地度过暑假然后走向人生的新起点,结果却以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身份提前住进了医院。


有人用一首词来总结#年纪轻轻得癌症的体验#: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患癌的年轻个体总是孤独的,可是,患癌的年轻人却不是一个“小众群体”。


2020年9月,全球影响因子的最高学术期刊 CA (IF=292)发表了来自美国癌症协会等单位的题为:Cancer statistics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2020(2020年青少年癌症统计)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统计了最近10年数据(2007年~2016年),在这10年里,各年龄段年轻人(15-39岁)的癌症发病率都在不断地上升,更准确地说,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几乎从未停止上升。


预计在2020年,15-39岁的年轻人中将有大约89500例新增癌症病例和9270例新增癌症死亡病例。



不断增长的发病率不断提醒着每个年轻人,我们与癌的距离,可能并不遥远。



患者的痛苦与家属的痛苦

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中写: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然后,就有了无数的人将其延伸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哪怕亲人也一样。”


不可否认,即便是父母亲人,也无法毫厘洞悉,知晓子女每一寸每一刻的痛苦与悲伤。但同样的,父母亲人的苦楚也未必比病痛中的子女更加轻松。



年初热映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易烊千玺饰演的男主角韦一航因为随时可能复发的癌症封闭内心,不愿与外界接触。而他的父母又何尝不是操碎了心:妈妈在生活上处处“斤斤计较”只为给家里节省一点花销,爸爸每天下班偷偷开专车贴补家用,胃痛到无法站立也舍不得花钱去做检查。可是,即便生活的负担压得他们无法喘息,他们在自己的儿子面前也总是竭力保持乐观和趣味。


病痛当然折磨人心,可是,假装没有病痛,更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且不论维持日常生活质量的惨淡经营,光是随时可能面临失去家人的后果就足以让人心力交瘁。



可是,在患者变幻莫测的病情面前,家属们的情绪似乎总是无足轻重的,是被排在末位的。


知乎上一位名叫@飞过天边的云www的用户说:病人恢复得差不多了,而我照顾病人的人感觉心里快不行了!有时我的细致入微,反而招她的不满,我是有气有委屈,难以言表,也无处诉说……


癌症侵袭的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



活着真难

但活着就有希望


也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互相庆祝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和命运里侥幸地活着。” 诗人余秀华在散文集《无端欢喜》里这么写道。


这大概也是每一个分享自己故事的癌症患者的中心思想。


无论再怎么心有不甘,埋怨命运不公,故事的最后,大家都还是对尚存的生命充满期待,并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再延续得长一点。


因为,活着虽难,但活着就有希望。



就像《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韦一航最终在“病友”马小远的带动下走出了对生命无常的恐惧,走向了感受有限生命精彩的广袤天地。现实生活中,也有无数“同病相怜”的人互相治愈、鼓励着。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恶性肿瘤患者刘宁就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面向全网公开我的患癌经历,包括治疗后遗症,对我后期找工作可能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很多人都还是谈癌色变的,可能我潜在的下一个单位也会看到这一段采访。但是我依然觉得,如果这个视频能够帮助到一两个同样也是病人的人。那我的自我认同感会大于那些可能潜在的损失。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健康的个体难以体会到的孤独和绝望,有些人曾经体会过,而且战胜过,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其他人,别放弃,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


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逐步完善,据了解,目前我国99%以上的患者都已经能够享受到国家医疗的保障。而且随着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的抗癌药物越来越多,癌症病人们的经济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为其对抗病魔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与底气。


结语:


总结各网络平台上年轻癌症患者们的记录可以发现,虽然大多数癌症的确诊都猝不及防,但导致癌症的病因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比如生活压力大、熬夜、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以及环境污染等。


尽管近年来学界对年轻群体癌症的科学理解有了快速的进步,年轻人的癌症生存率也在逐步上升,但仍然不可否认的是,一旦罹患癌症,生存质量未免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一边要不断地期待科学进步以更好地治疗癌症,另一方面,阿诚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根源上远离癌症,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癌症   故事   欲说还休   恶性肿瘤   发病率   病痛   美文   病人   患者   亲人   痛苦   年轻人   父母   生命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