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公勺公筷,健康常在”


“公勺公筷,见爱不见外”


“别拿自己不当外人,私筷夹菜有害他人”


“公筷真不贵,胜过医院治疗费”


“你不嫌弃别人,别人还嫌弃你呢”


相信大家都在街头巷尾或多或少地见过以上类似的标语,它们或中规中矩,或晓之以理,或诉诸恐惧,抑或反其道行之硬核嘲讽。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尽管风格迥异,但它们的目的都是相同且明确的:


宣传推广全民使用公筷公勺的用餐习惯。


据了解,这场大规模的倡议起始于去年年初,起因在于:


2020年2月3日,南京市通报了一起新冠病毒的聚集性病例,有9人因家庭聚餐感染。


疫情之下,因亲友聚餐导致感染新冠肺炎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让餐桌上的卫生开始进入了新冠疫情防控的视野。


随后,上海、广州、成都、北京、江苏、山东、湖南等省市相继发布《推行公筷公勺 共建文明餐桌》的倡议书,一场席卷全国的公筷公勺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的呼声,早从2003年非典开始,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只不过一直收效甚微。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公勺公筷难以推广

有商业与文化双重原因


北京大学卫生法学教研室讲师杨健曾在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这么分析公勺公筷使用推进成效不显著的原因:


一是政府和媒体宣传不到位,没有将其作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进行长期深入地宣传教育;二是商家设置公筷公勺会增加成本、增加工作量,因此没有动力;三是传统就餐习惯使得普通公众觉得使用公筷公勺显得不热情,也更麻烦。


简言之,也就是两方面的原因:


商业上,麻烦不划算;


文化上,千年的传统习惯难以改变。


而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目前“商业方面”已经有了政策法规的强制推行——各省份已陆续出台明确的公勺公筷服务规范。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比如,山西省硬性规定了省内各类餐馆、宾馆、饭店等提供餐饮服务的餐饮企业和集体供餐单位的公勺公筷配置要求、使用要求、服务要求、卫生消毒要求等,并建议家庭聚餐参考相关规定。


福州也要求全市、餐馆配备公勺公筷,并引导消费者使用。


所以目前,我国公勺公筷难以全民推广的最大难点就落到了“文化层面”——延续千年的传统观念与习惯难以在一朝一夕得以扭转。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话题讨论下,部分网友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别人不用公筷,你用公筷,就好像你嫌别人埋汰,很不利社交。”


“一方面不好意思主动提出来怕被说矫情,另一方面也怕伤害到有些人的自尊。”


这样的“顾忌”并不在少数,尤其是与长辈聚餐聚餐的时候。


“祖祖辈辈这样吃了几千年了,怎么到你们这辈就这么多事了?你们这是数典忘祖!”


这种时候,作为小辈,自然也难以大义凛然地向长辈们进行科普,更遑论“不用公筷那我就先告辞”的“没教养”行为。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用公筷

是违背中国人吃“团圆饭”的传统?


其实,“用公筷”还真不是现代发明。我们中国人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围桌而食、举箸共食的传统。


比如,早在战国时期的《周礼》《礼记》中,就对餐具样式、食物内容、餐具摆放、座位排序等方面,都做出了严苛的等级规定。


在千年前的敦煌壁画《宴饮图》(描绘的是唐代的宴饮场景)中,虽然线条简单,但依然可以清晰看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份单独的菜肴。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此外还有各种出土文物,都可以印证,我国古代,曾有过一段很长时间的“分餐”历史。


这些当然是物资匮乏、等级制度森严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但到底也是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围桌而食,用公筷就是颠覆传统违背祖宗”论调的一种否定。


那么,合餐制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呢?


有一种说法是,唐宋时期是合餐制渐渐兴起的朝代。


大唐盛世,丝绸之路连通“四海八荒”。不仅“胡床”“胡桌”等餐桌设备流入中原,甚至胡人的一些风俗习惯也渐渐流传开来,其中就包括合餐。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而后宋朝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商业经济日趋繁荣,教坊酒楼、勾栏瓦舍等公共饮食空间雨后春笋地出现,生活物资更加丰富,也就进一步将合餐制推广开来,并逐渐形成一种传统。


正如分餐制是是物资匮乏、等级制度森严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合餐制从某种方面也说明了全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等级制度的瓦解。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毕竟,如果都没在一个桌上吃过饭,何谈自己人?


但是,因为是“自己人”,所以就必须在一个桌上吃饭,在同一个碗里,用沾了各自口水的筷子搅和吗?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用公筷vs不用公筷

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为了证明用公筷的必要性,近年来,各官方、民间组织也没少进行科学实验。


实验一:


浙江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专家们专门进行了一场实验,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这个实验小组由11名疾控专家参与测试,实验地点在一家餐馆,点的几道菜分别是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和香辣牛蛙等。


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实验中有两桌菜,并且每一桌的菜保持一致,一桌使用公筷,一桌不使用公筷,同时在用餐前进行取样检验细菌总数。


11名参与人员在吃两桌菜时,每桌菜都必须交替着吃,还原平时的用餐流程,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最后,每桌菜都留下25克,用于第二次取样。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经过小心翼翼的严格无菌操作采样后,放入无菌样品袋并迅速存放到采样箱冷藏,采集的样本直接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


经过48小时的培育后,实验结果显示,不使用“公筷”的所有菜品的菌落总数,都远远高于使用“公筷”的菜品。


其中,凉拌黄瓜的“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是“公筷”组的近3倍,干锅茶树菇是17倍,咸菜八爪鱼是250倍!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实验二:


无独有偶,央视财经频道记者也和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做了一个高度类似的实验,实验步骤基本相同。实验环境为36℃培养4小时。


只是,这次的实验结果更令人咋舌:


干锅茶树菇中“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比“公筷”组高出909倍!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实验三:


此外,还有团队进行了一项这样的实验:


随机选取8人模拟正常就餐,其中一位女士涂上口红。


就餐完毕后,对涂抹口红女士外的所有人的筷子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所有人的筷子上都染有口红成分。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实验四:


齐鲁卫视做了一个“一顿饭吃掉多少别人口水”的实验。


实验者拿出了两杯一样的土豆。其中一杯不动,拿出另外一份给办公室的同事们一起“分享”。


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分食了杯子里一半的土豆泥后,实验者拿出碘酒浇在两杯土豆泥上。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结果发现:未食用过的土豆泥全部变成深紫色,大家分食过的土豆泥颜色基本不变。


实验人员介绍,这一实验的原理在于,土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酒后会变成蓝黑色。而唾液里的酶与碘酒接触后,会变成麦芽糖,淀粉遇麦芽糖,颜色不会有明显变化。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换句话说,被大家分食过的土豆泥,基本上绝大地方都已经沾上了大家的唾液……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全民推广公筷公勺

势在必行


当然,也并不排除有些人不介意吃别人的口水。(不是)


但是,应该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分享”别人的疾病吧。


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以幽门螺旋杆菌为例,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成人感染率超50%,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的国家之一。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是多种胃病的致病菌,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有数据显示,80%-95%的慢性胃炎患者、70%的胃溃疡患者、95%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和89%的胃癌患者都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赵东兵介绍,幽门螺旋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传播或者粪口传播。


也就是说,我们在就餐时,它可能通过唾液、通过我们使用的筷子以及一些不注意的方式进行传播。


除此之外,能够通过混用碗筷杯勺进行传播的疾病还有:甲肝、戊肝、手足口病等


言尽于此,是使用公勺公筷避免疾病传播,还是不使用公筷以凸显与亲朋的亲密关系,孰轻孰重,阿诚相信大家自有定夺。


用公筷vs不用公筷,细菌数量相差909倍



结语:

最后,正如前文所说,我国“围桌而食、举箸共食”的传统已经传承数千年,长者们“都是自家人,使用公筷多见外”的观念也已经贯穿他们的大半生。


相比年轻人而言,他们对公筷公勺的接受度可能相对偏低,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有一句话说,偏见源于无知。


长者们可能对于科学无知,但我们必须对他们的成长环境与观念背景有知。


有知所以理解,理解所以尊重,尊重所以拥有同理心,拥有同理心所以能够有效沟通。


能够有效沟通,一切问题就都不会是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细菌   围桌   碘酒   幽门   菌落   唾液   杆菌   疫情   口红   美文   筷子   螺旋   全民   患者   数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