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悲剧重演

刘悦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杜十娘站在船头上,那个后悔呀,肠子都悔青了。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精神打击,不想活了,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带着失望的心情,钻了牛角尖,一头扎进了江里……

她失去了自我,当任何的想法和念头,都没有的时候,除了能达到一定境界的人,还有自制能力。而对于杜十娘这样的一个弱女子,估计是已经无可依恋了,心也就死了。心死了可人还活着,有什么意义呢?这不能不说是万念俱灭的,人生一大悲剧。

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

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她卖于孙富。

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不难发现,真正夺去杜十娘生命的是,她生活的这个社会,是封建的门第观念和等级制度。

这一悲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新特点,就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切都向商品逐渐转化。情与金钱的冲突,使杜十娘人心凉了,沉了百宝箱一死百了。

范仲淹的《渔家傲》充分表现了“踌躇满志”的人,人可能在行动上没有方向,或者是有志,却不得施展活得压抑。其悲剧的内涵应是,因为自得、满足而失去前进的动力,事业就会停滞不前,人生就会无所创新和进步,如同死水一潭。如此状态下的人,实际上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岂不可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通篇讲述的都是,戍边将士守边疆之辛苦,以及那些将士保家卫国的责任感,从而描写出这些将士们的爱国情怀,及崇高的个人气节。实际上在北宋初年那时,那时背诵的词风大多非常婉转,但是范仲淹在这首诗中做了突破,将范围延伸至边关,为那些将士们而写,豪迈的文字,让人顿时感到心神一震。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这不但是合情的,而且是合理的。

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

比起万念俱灰,踌躇满的悲剧性,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的,因为踌躇满志,他们拖延着不去享受当下,为了未来延迟满足,延迟满足并不是不好,当如果我们因为未来,而放弃了对当下的所有享受,那么,不管有多么的踌躇满志,未来也不会美好。

踌躇满志的这样的人,内心会很痛苦,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想法,这样的人极为有可能,在生活中是孤独的,古时候的文人,都是接受着儒家思想的教育,他们最大的愿望,就希望能够在仕途上,有一番成就,若是能够建功立业,更是再好不过了。比如说李白就曾经说过:“愿将腰下剑,只为斩楼兰。”于谦也曾说:每根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过话虽如此,有些文人虽然做到了报效祖国,可是却因为远离家乡,而又内心充满惆怅。

普通人,喜怒哀乐是无法控制的,持乐观的心态或是悲观的心态,都是一种生活方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懂得取舍,适可而止。人生最大的悲剧,是由最开始的踌躇满志转为万念俱灰,在这个过程中,人恰恰不懂得“取舍”二字的真谛。

如果弄懂了,就不要让悲剧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楼兰   悲剧   浊酒   万念俱灰   踌躇满志   百宝箱   将士   文人   美文   军人   这不   家乡   内心   想法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