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尊重历史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农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农村的关注又重新被点燃。不论是网上还是纸媒,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民间百姓,都各抒己见,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在众多的讨论中,其中有一个方面引起了我的一些注意,就是在阐述分田单干之前的集体经营历史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特别是对当时的现状描述并没有尊重历史,且大多是在扭曲或夸大,有些甚至是无中生有。下面我以自身经历还原一下那段历史,没有观点,只求真实。

1、自留地。那个时候,家家都有自留地,没有自留地的,只是个别吃红本的,但是如果家里有农村户口的,也有自留地,只是多少而已,有人说,没有自留地,那是瞎掰。自留地的功用有两个,一是种菜,一是种点经济作物,如地瓜、花生、苏子等。面积有限,大多以前后院为主。

2、养殖业。鸡、鸭、鹅、猫、狗、猪、羊都可以养,养牛让不让我不太清楚,起码我还真没看见谁家养过。养的数量比较少,鸡鸭鹅十只八只,猪羊一两头(只),三头的比较少见,狗是看家望门的,猫抓老鼠。即便七几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最严的时候,也没说不让养。主要功用,一是可以换点零花钱。二是来客人用之招待。三是增加点油水。

3、集市。我的记忆中,农村集市没有停过,五天一集,十天一集,或者逢五为集等等,一般原来的公社所在地,都会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大队或者密集的村屯都有供销合作社,可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去交易,比如,供销社就代收鸡蛋,我记得好像八分钱一个。那时候由于物质馈乏,流通少,不兴隆。几个月也不去一趟供销社。集市可能好点,好人家总有可卖的东西。基本都是土特产。

4、手艺人。这类人一般情况不太限制,或者你也很难限制得住。这也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人缘比较好的,没人攀比,生产队有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真是长年在外,那还是要给队里交点费用的。另一种情况是,农忙时节不准出去,农闲时可以。有人说,一律不准出去,那是瞎扯。举个简单的例子,那些年,缸裂了,盆漏了,都是谁焗谁补的。

5、娱乐活动。基本属于没有。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有亮带响的,都是需要花钱的,放一场电影,那是要给钱的,还得供饭,就算你能做到,人家还不知道愿不愿意来。别的啥也没有,有响的,就是那个大喇叭。有一阵子,各家各户按了个小广播。二是在外面撅头挖腚地干一天活,也没那个闲心整别的,电、油都要花钱,还不如早一点睡觉,又剩钱又得劲儿。三是那时候读书的极少,我中学毕业,就算是有学问的了,我也没有学什么玩意儿。极端一点说,一个屯子你可能都找不到1⃣️本书。

这就是那时农村的基本情况,客观地说,跟现在没法比。即便如此,也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不堪,不论你是专家也好还是老百姓,都要尊重历史,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要胡编乱造。(吉林农村为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小广播   屯子   村屯   手艺人   兴隆   苏子   各家各户   好人家   历史   自留地   功用   供销社   集市   美文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