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类太容易遗忘,所以历史需要储藏。——读《温故一九四二》

我本想再多读一遍《温故一九四二》,或者再看一遍电影《一九四二》再写此篇,或许能写的深刻些。但我又放弃了。最近写东西有点瞻前顾后了,有点考虑文字的布局了,有点考虑成品的深度了。但我今天又觉得,这状态有点扯了,我想到什么写什么,写下什么就记录下了什么,这才是真实的当下。我不想因为多两声附和与赞美,调整我自己的调调,要不然那还怎么叫是我的调调呢?

两年前利用两个午休的时间从网上才搜了1942的电影看,当时看到更多的是人性,是人在饥饿状态下暴露出来的求生的欲望与本能,得出的结论就是,“什么都抵不过两升小米”。两年后,买了原著,书中不仅收录的有小说,还有冯小刚写的序,还有我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剧本的电影场景描写。得出的结论是,“把刘震云的这本原著小说改成电影剧本的人真牛掰”,读了冯导的序得知改剧本的还是刘震云的时候,我的结论是“刘震云真TM的牛掰。”

虽然拍电影的冯导也挺牛,但总归是差点。

先说说这序。冯导写的“不堪回首 天道酬勤”,以前看过网络电子版的,这次看到书上有着墨香味儿的,让我感触更深。冯导的话一直京味儿十足,这是我喜欢的,也是我熟悉的。序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三个文艺男从三十几岁到五十几岁对一部作品的念念不忘,是刘震云说的一句“我与兄长共进退”,是挑事儿的王朔,是几经审批与修改的剧本,是历史在这二十年中的改变,是男青年到男中年迈向男老年的进程里与时代的周旋散发出的幽默与狡猾的魅力!

能有哥们跟自己一起做点志趣相投的事儿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哪怕这事过了一年又一年。

因为人类太容易遗忘,所以历史需要储藏。——读《温故一九四二》


再说说这小说。当年的小王给的定义是“中篇,调查体小说” ,当年的小冯给的结论是“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貌似没有态度没有立场,主角写的是民族,情节写的是民族的命运”。当年的作者小刘给想把作品拍成电影的小冯的答复是“不急……容我再想想……”一晃几年。小刘又找到小冯说:“我想把《温故一九四二》交给兄长,此事我愿意与兄长共进退” 。可见,小刘眼中,这本小说是自己的亲闺女啊。给她找婆家,不讲哥们义气,只讲女婿实力。

待二十年后,电影真的面世,这三位小生分别成了冯老,刘老和老王。

因为人类太容易遗忘,所以历史需要储藏。——读《温故一九四二》


这也是我看的刘震云的第三本作品。也真是挺颠覆的。被他的写作手法颠覆,被题材颠覆,被内容颠覆。看电影,感触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真实的人物被饥饿扭曲的人性。看小说,感触到的是一段段真实的历史,一件件真实的历史事件在人类进程中碾压的血淋淋的足迹。诚如冯小刚所言,这本书没有主角,主角是民族,是民族在“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 中做的选择题。选的答案是啥?自己去看吧!

因为人类太容易遗忘,所以历史需要储藏。——读《温故一九四二》


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发言权。

感谢刘震云,为我们储存了一段历史。人类都太习惯遗忘,遗忘不代表未发生。当然,谁都可以选择记住还是不记住,记录还是不记录。只是我选择了记录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小王   历史   电影剧本   调调   兄长   原著   美文   饥饿   感触   结论   当年   主角   人类   民族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