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人有三宜: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事宜多做,多做则顺畅;话宜少说,少说能避祸;人宜厚道,厚道则路宽。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事宜多做


曾国藩公务繁忙,却将日常事务安排得很有条理。


不论做官办事,他总是亲力亲为。


他毕生坚持每日自课八件事:


读书、静坐、属文、作字、办公、课子、对客、复信。


曾国藩说:“天下事总是在局外呐喊无益,必须躬身入局。”


事都是越做越顺的,总是站在局外空喊口号,得不到半分进益。


必须自己亲身入局,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真知。


在写给李芋仙的赠言中,曾国藩谈到做事要讲“五法”。


所谓“五法”,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身到,就是要亲身去实践,凡事唯有做过才知其中深浅;


心到,就是遇事要用心分析,不可随意妄加猜测;


眼到,就是凡事认真观察,切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手到,就是事后勤于记录整理,用以总结经验教训;


口到,就是托付他人办事,一定要交代清楚、反复叮咛。


不发妄言、不当看客,虚心实干则近于成功。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话宜少说

孔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


君子易于做事,而难于开口。


说话办事都要谨慎,因为谨慎方显得持重。


凡是不符合道义的话,绝不会轻易说出口。


小人难于做事,而易于开口。


要他们踏踏实实做些实事,简直难于登天;


可话到嘴边却是张嘴便说,丝毫不顾忌后果。


“一言欺诈,终不可久”,曾国藩始终坚信这句话。


他曾写过一篇《谨言箴》:


“巧语悦人,自扰其身;


闲言送日,迹搅放神。


解人不夸,夸者不解;


道听途说,智笑愚骇。


骇者终明,谓汝实欺。


笑者鄙汝,虽矢犹疑。


尤悔既丛,铭以自攻铭而复蹈,嗟女既囊。”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意思是说,花言巧语欺骗他人,最终骗不过自己的良心;


闲言碎语编排别人,平白搅扰了自己的清净。


整日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没什么真本事;


因为真正有学问的人,都懂得闭口不谈。


道听途说传播谣言,旁人听见要笑话愚昧;


一旦谣言不攻自破,势必损伤自己的信誉。


这时候再去赌咒发誓,说下不为例,不仅没人会再相信,也会陷入又一个谎言的循环。


多说多错,唯有不说,方能无过。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曾国藩:事宜多,话宜少,人宜厚

人宜厚道

做人不要精明的太露骨,还是厚道些好。


精明算计,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厚道含混,才是真正享福之人。


郑板桥说:“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个精明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个精明人。


兄弟二人年轻时,曾因太过精明吃过不少暗亏。


曾国藩有个朋友名叫迪安,此人全然不通人情世故。


迪安与曾国藩志气相投,两人都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但迪安胜在厚道含浑,从不轻易发露。


所以在朝堂风云变幻中,他始终独善其身。


曾国藩受到迪安的启发,领悟了厚道的妙处。


他对曾国荃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


你对别人诚恳,别人才会对你诚恳;


你对别人诡诈,别人也会对你诡诈。


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做人,居心要正,为人要厚。


曾国藩说:“厚藏匿锐,身体则如鼎之镇。”


用厚道掩盖锋芒,身体就像大鼎一样敦实地立在那里。


任他风吹雨打,我自不为所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事宜   难于登天   进益   耳听为虚   赌咒发誓   诡诈   道听途说   谣言   美文   厚道   诚恳   精明   君子   小人   凡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