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涨虾子”记忆

文/

70年代的时候,吕家埠新塘村有几个在曹娥江上捕海鱼的渔夫,其中尤以一个外号“红鼻头”的渔夫捕海鱼水平最高,平时用流丝网,吊钩来抓海鱼,虾子汛期的时候,就涨虾子。

70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涨虾子”记忆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上浦闸和江口大闸还没造好,每到涨虾子汛期,新塘村的那几个专打海鱼的渔夫就把网篰排在江面上。

曹娥江上涨潮时间短,退潮时间长。渔民在退潮期间张虾子,每年重阳节前后,到第二年春汛来临之前,是吕家埠涨虾子的黄金时期,一位渔民一潮能涨100多斤虾子,新鲜虾子炒鸡蛋、炒咸菜、炒韮菜,味道非常鲜美,大部分的虾子都被腌制成了咸虾子,70年代的时候,农闲时期我父亲经常去丰惠、下管山区去卖咸虾子。

70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涨虾子”记忆

曹娥江

80年代随着上浦闸的竣工,曹娥江上的虾子突然锐减,涨虾子的船只也越来越少,建了曹娥江河口大闸以后,阻断了虾子与其它海鱼自然回流的通道。从此吕家埠塘外曹娥江上消失了传统行业-----涨虾子。现在吕家埠80年代出生的人,就不知道涨虾子这道亮丽的风景线了。

70年代浙江上虞崧厦吕家埠“涨虾子”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虾子   江口   春汛   上虞   年代   吊钩   农闲   汛期   海鱼   炒鸡蛋   重阳节   江面   咸菜   渔夫   渔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