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文/

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虽然生活上离不开盐,但对过去如何提取海盐,我们却知之甚少,一些年轻人恐怕没有看到过晒盐,更不知道上虞金山盐场的故事。 一清朝乾隆五年,即1740年,上虞金山盐场从曹娥盐场分离出来另行开设,场务所设在百官,是当时全省二十五个盐场之一。金山盐场原先是用铁锅熬盐,后海盐民斥卤以后,用红头桩船运往曹娥江边的黄家堰、谭村两地“盐熬”。那里有一批铁锅专门熬卤成盐。所熬之盐经曹娥江运往绍兴、嵊县、新昌等地。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上虞达浦后面盐场的场景

金山盐场制卤数五龙盐埠最早,是余姚盐民传授的。当时五龙庙北面的海滩上,有一个晒盐专业村——大车路村,几乎都是余姚人。时至今日,虞北沿海还有许多余姚过来的盐民后代,在此繁衍生息。清嘉庆年间,岱山岛盐民王金邦见扁担凹处所存之卤,经日晒成盐,受此启发,便用家中门板盛卤试晒,获得成功。从此板晒法逐步传开,光绪年间传入余姚、慈溪等地的盐场。那板晒的海盐杂质少,味道鲜,产量高,费用低,经济效益显著。1932年金山盐场奉命由熬盐改为板晒,重心移往虞北海边。金山盐场东起崧厦镇前庄村,西至沥海镇潭头村,下设汤家埠、五龙埠、潘家埠、达浦埠、潭头埠五个盐埠。以前的“五埠乡”便由此得名,后来的“双埠乡”、“四埠乡”及现在崧厦镇“双埠村”也由此演变而来。每个盐埠下设两个盐仓,汤家埠为一号仓、二号仓。依次类推,潭头埠为九号仓、十号仓。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晒盐场景

盐仓为政府所有。金山盐场鼎盛期拥有二千多盐民,七万余块盐板。拥有坨地,依靠自家劳力晒盐的称为盐户。拥有100块以上盐板,并雇用盐工的人家,家里主政的男人称为江司,即老板。坨地俗称白地。每块白地大小不等。一块标准白地的边长为120弓(1弓5市尺),即60亩,可配置50块盐板。海滩上存在着许多沟沟湾湾,是潮水进出的泄泻系统。因而白地的大小只得量体裁衣,灵活掌握。但最小的白地边长不少于50弓,大的不超过130弓。由于滩地现状所致,每一块白地并非紧密相连。如当时达浦盐埠从南到北排列着12块白地,竟有八九里之远。再北面的滩地常被潮水淹没,已不适合作为白地。白地所在的滩涂较高,一个汛期之内,潮水恰到好处地淹上一两次。但有些白地一年之内潮水已很少光顾,全靠台风袭来时,推高潮位淹滩。这些白地的咸度已大大下降,影响制卤。 二大潮过后,白地渐渐干燥,盐份开始上升,地表随之发白。晴天,盐民早早地来到白地,开始拖刮泥皮。拖刮泥皮要不厚不薄,均匀如一。泥皮厚了一时晒不燥;泥皮薄了产量上不去,泥皮的理想厚度为1厘米左右。拖刮泥皮有一定难度,不是每位盐工都能胜任。在阳光照射下,泥皮中的水份蒸发很快。第二天午后,泥皮已晒得白如晨霜,白花花的一片,十分耀眼。此时盐民便会全力以赴收泥。收拢泥皮两人一组,一人手扶木制铲板,另一人牵拉着连接铲板的绳子。两人默契配合,一下一下地往一边铲,然后再回头相向而铲。不久,已铲成一条条泥垅,远远望去,犹似一道道白浪滚滚而来。要把这一条条泥垅收集起来,运到漏碗(坨头)处,全靠人工一担担地挑。那一百六七十斤重的泥担,压在肩上可不是一件轻松小事 。何况晒泥、挑泥多数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火辣辣的太阳加上强烈的紫外线和灼热的海风直剌皮肤,人被晒得浑身黑黝黝。挑着这么沉重的泥担,还要快步流星地奔跑着冲上泥堆,往往挑得挥汗如雨,汗水又很快蒸发,衣上的汗渍闪闪发亮,盐花随手可抹。俗称泥蓬的泥堆与日俱增,越挑越高,还要把整个泥蓬垒成圆锥形,而且越陡越好。泥蓬是一次挑垒成型,没有足够的气力和窍门绝对难以成就。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上虞达浦金山盐场场景

长年累月,盐民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力大过人,而且耐力持久。遭遇大雨时,那又高又陡的泥蓬不易渗水,从而避免了盐份的流失。经过拖刮的白地,在阳光照射下,盐份又开始上升,盐霜再次露白时,可继续拖刮泥皮,如此周而复始。但拖刮、收集泥皮并非一帆风顺,有时泥皮晒得半干不燥时,一场大雨突如其来,泥皮淋湿成了一滩泥浆,前功尽弃。晒盐这行业靠天吃饭,听天由命。 三有了咸度极高的泥皮就可以制卤了。一块标准白地的四只角上都筑有漏碗。漏碗是用来制卤的。为确保大潮期间,漏碗免遭潮水侵袭,需先挑筑一米多高的泥台——俗称坨头,然后在泥台上筑一个直径2.5米,深0.8米的漏碗。漏碗初成之后,用涂泥在漏碗的四壁及底部一遍又一遍地涂刷,拍打,直至整个漏碗坚硬光滑,不易渗水。完工以后,在漏碗底部放上一段龙须竹。竹管的一端通到旁边盛卤的水缸,处在漏碗中心的那端塞上稻草,然后铺上一层稻草,作为过滤之用。随后将泥皮逐一挑入漏碗中,装好一层以后,人在上面蹦跳,冲击泥层,密实后再添加泥皮,如此这般重复进行。整个漏碗大概需要20来担泥皮,上面要做成铁镬状。待全部筑成以后,洒上一点水,再仔仔细细地密实一遍,方可挑水入碗,开始制卤。水在下渗时带走了泥中的盐份,这时水已成了卤,通过竹管流入缸内。这卤称为沙卤。漏碗制卤,沙质泥皮水下渗较快,两天后就得换泥;涂质泥皮水下渗相对缓慢,但到了第三天,卤的咸度已骤然下降。要知卤的咸度就得测试。那时利用莲子的浮力來测试卤的咸度。从滴卤的竹管处截留一部份卤,然后将一个有孔的竹筒插入卤中,卤从竹孔流入筒内。竹筒内有七粒僵硬的莲子(比重重一点),如若七颗莲子全部上浮,表明卤的咸度很高。随着上浮莲子数量的递减,卤的咸度随之下降。若只有一粒莲子上浮,说明卤的咸度已很低,漏碗必须马上换泥。漏碗三天两头换泥,边上的泥渣越堆越高,长此以往,影响漏碗正常制卤。每年春闲之际,盐民们把堆积的泥渣散发在白地上,敲碎耙平。经潮水淹没,又可拖刮泥皮,每年循环。 四有了卤已可晒盐了。晒盐的场地有的设在堤塘内侧的丘里,有的选在堤塘外近塘的高滩,在高滩上挑筑一块泥台,摊晒盐板。杉木制成的盐板,长2.5米,宽近1米。当时每块盐板钉有政府监制的铭牌,以防盐户私制盐板,贩卖私盐。晒盐人家一般拥有几十块盐板。一块盐板年产盐300斤左右。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当时达浦村有一户人家拥有300多块盐板,雇了几位长工,土改时被划为地主。盐板收拢时,10块一码,每四码中间放置一只盛卤的大缸。每天由牛拉着卤车,从漏碗处将卤转运至晒盐场地的卤缸。卤车不是每户人家都有,大多数盐户委托有卤车的来运。因而牛车运卤天天很忙。晨曦初露时,该运的卤都已到位。这时盐民已陆续赶来,他们成双搭对,将一块块盐板一一摊放好,然后上卤晒盐。晴热高温的夏季是盐民的黄金时期,天天可以晒盐。一块盐板一天可晒五六斤盐,卤质差的只有三四斤。夏天的中午热浪逼人,水份蒸发很快,盐板上经常积起一层薄薄的盐膜,罩住了整张盐板,影响水份的蒸发,俗称结盐排。盐民经常头顶烈日,及时耙散盐排,从而晒出又好又多的盐。 五 盐的税赋很重,是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此盐民可以免征壮丁。同时政府对盐的控制很严。那时盐户收了盐,只能在家存放一两天,沥尽盐卤以后,必须及时卖给当地的盐仓。否则属偷藏私盐,处罚十分严厉。你若私下有所动作,轻则罚款三至五倍,重则坐牢。为防盐户贩卖私盐,盐辑拿着盐场的印鉴逐户上门巡视,并在盛盐的竹箩上加盖封口印章。 每次开称前,先由盐辑查看盐仓,盐层表面封口大印有否动过的痕迹,一切保持原样,才开称收盐。盐在过称前,有专人抽取样品,检查盐的品质。收盐结束以后,抹平盐层表面,再盖上一个个封口大印,天天如此。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据说,崧厦“崧陵书院”(今崧厦船弄里)曾经驻扎过一个辑私营,专门查扣辑拿那些贩运私盐的。当时沿海一带的交通要道还有不少驻点,如横江里的“会龙庵”、前庄“永福庵”、大江“太平庵”,特别是五埠乡塘下何家(崧厦双埠村)常年驻扎着一个排的盐警。这批盐警都是老兵油子,个个心狠手辣,十分刁钻。当时后海一带被他们搅得鸡犬不宁,人们怨声载道。“警察儿子,盐辑爹,国军来了做爷爷”。这顺口溜足见当年盐辑的权力之大。有一天,达浦村一位盐民因腌制咸白菜需要,从自家的晒盐场地拎了一篮盐回家。半路上被盐警捉住,押到盐警住地塘下何家。一阵巴掌拳头后,又将人悬空吊着轮番毒打,被打得遍体鳞伤半死不活,最后又被残忍地抛入河中致死。从而引发了极大民愤,当地盐民齐集起来议事。为平息民愤,后來不得已才撤掉塘下何家盐警驻点。 六在抗日民主政府支持下,1944年创办了金山盐工子弟小学,下设谭头、达浦、前庄三所分校。当时达浦分校有6个班级,160余名学生。1944年8月,在大车路村成立了崧厦区盐民游击队,为当地的抗日活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45年2月,五埠乡食盐产销合作社成立。总社办公地设在五龙盐埠边的“后庵”内,由中共前庄支部书记夏长明任合作社理事。从此食盐自产自销,盐民收入大增,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同年9月底,新四军“浙东纵队”奉命北撤。成立8个月的合作社被迫停止活动。不久,汹涌无比的钱江大潮吞噬了虞北沿海大量滩地。金山盐场的规模逐步缩小,1946年划归余姚盐场公署管辖,并将场务所移到了塘下何家。由于倒滩所致,到1947年全场盐板只剩3万余块。原先规模最大的达浦盐埠,由于白地损失惨重,规模萎缩最快。此时五龙盐埠已坐上了头把交椅。1949年5月上虞解放。同年初冬,金山盐场成立了盐特乡,由郎志伍任乡长,管理虞北盐民事务,隶属于宁波地区庵东盐署管辖。盐特乡成立之初,分给穷苦盐工(打工的)每人二十五块盐板,作为他们立身的基础。随着倒滩势头进一步加剧,1950年底,历经200余年曾经辉煌一时的金山盐场,犹如倒滩似的也轰然倒下,寿终正寝。失去根基的大批盐民被迫改行,有的游走他乡。潮起潮落,沧海桑田。虞北重现盐场,已是10年以后生产队集体的事了。虽然是集体创办,但规模已大不如前,又是昙花一现。1959年,由绍兴县划归上虞的南汇盐场,单独成立南汇盐民人民公社。后来由于倒滩所致,最终被撤销编制。自从大规模围涂以来,虞北晒盐已销声匿迹。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七说到晒盐,还得说一说我家晒盐那些陈年烂谷子的事。1965年以后,不知什么原因,当地用盐发生严重困难,依靠国家外地调入解决,食盐凭证限量供应。当时农民家家户户每年都要腌制白菜、芥菜、苋菜梗,这是家中常年必备的小菜。因而盐往往不够用。尤其是沿海一带,农闲时人们常去海滩摸鱼、捉蟹,拾泥螺,以自食为主,多的时候腌制储存起来,细水长流,因此需要更多的盐。盐限量供应后,捆住了海边人家的手脚,人们只得自己动手,制卤晒盐。1966年堤塘外面的高滩已经很少,而且都成了集体盐场的白地。文化大革命时期,你想刮泥、制卤、晒盐。有人找茬,打小报告,说你走资本主义道路。不得已,大家只得偷偷摸摸进行。专拣高温酷热的午后,路上行人稀少,我与阿哥挑上草篓,身带茅刀,佯装去海滩割水草。我们来到海滩,在沟边滩角等处,或塘内的田埂(那时外面小塘很低,台风季节潮水经常侵入丘内,使得丘内泥土含盐成份很高)上,专拣盐霜露白的地方,用茅刀一下一下刨刮。一手刨泥,一手不断抹汗,还忐忑不安地四处张望,提心吊胆地用双手一捧一捧将泥装入草篓。不过只能装到八九成,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青草。一切伪装妥当,汗爬似流挑着泥担回家,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以免被人发现举报。傍晚时分,拿出家中的竹箩,然后模仿盐场漏碗装泥的方法,垫上稻草,装泥入箩。完了以后,在木盆上搁上两根扁担,将盛泥的竹箩放在上面,加水制卤,称为蒸漏。晚饭以后,我来到木盆前,急切地察看盆内是否有卤,但令我失望,一点动静也没有。明知要一个小时以后,卤才会开始滴漏,但我依然蹲在一旁,仔细观察箩里水的变化。上面的水已少了一圈,下面仍然毫无反应。于是我泡了一杯茶,拖来竹椅坐在旁边,翘首以待。不久,听到“嗒的”一声,又是“嗒的”一声,卤终于渗漏下来。我放下茶杯,伸手沾上一点卤,尝了一下,这咸滋滋的味道,我等候你多时了。听到“嗒的、嗒的”接二连三的卤滴声,我深感欣慰,才放心地去睡了。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尝卤,卤已很淡了,得马上换泥。一次蒸漏可得到二十来斤卤,积少成多,储存在水缸。为了遮人耳目,每逢天睛,在自家楼窗口先放上一只竹篇,里面摆放好一只只盘子,随后一一上卤。一天下来,可晒五六两盐。一个夏季,家里晒了三十多斤盐,弥补了用盐的缺口。剩余下來的卤,或腌苋菜梗;或烧六谷糊时,加一点卤,吃起来是有滋有味。这种小孩过家家似的家庭制盐,前邻后舍都在悄悄进行,大家心照不宣。家庭晒盐大概搞了两三年。回首往事,使人心醉,也使人心碎。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地区解放前后晒盐历史沿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盐民   上虞市   盐霜   上虞   竹管   余姚   滩地   私盐   白地   盐场   金山   历史沿革   浙江省   莲子   俗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