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插秧季


又到一年插秧季

又到一年插秧季。

今年麦子收割后,连续下了几天的雨,让田间刚好浸个透。农家人便冒着雨,耕地、整田。直到将田里土整得平整、疏松,再放上刚好漫过的水,就可以用来插秧了。

于是,水田里忙碌的身影,点点如织。大家低着头,弯着腰,一步一步后退学,慢慢移动着。眼前的绿意在悄然地蔓延,一片水田似转眼间,就成了一片绿茵。半空里,有水鸟浅飞低跃,不时还在水草间停下觅食。

又到一年插秧季

对于农家出生的我来说,插秧是比较熟悉的农活之一。最喜手里拿着一把秧苗,沿着拉好的线,一根一根插到泥土里。全程低着头,恍惚间不知自己所在。只有眼前一行行绿意,在天空下无限延伸着,会让你有一种特别的满足感。

晴日阳光晒人,并且对秧苗生长也不是太好。所以插秧最好在阴天才好,哪怕是下起丝丝的小雨,也全然没有关系。最多戴个斗笠,披着雨衣,让你有一种农家老翁的感觉。

又到一年插秧季

还记得第一次下田,怎么也不愿意赤脚就到泥土里。一来觉得泥土脏,更怕水中有虫子咬到自己。母亲说也可以穿那种长筒的胶鞋,可是在土里走起来吃力,不太方便。我犹豫了半天,还是跟母亲一样赤脚下去了。

一股凉意袭来,从双脚到身到心。不过,双脚踏在泥土里,很踏实。传说人类是由女娲娘娘用泥土捏的,所以人们对泥土天生有一种亲近感吧。特别是父母一辈,对泥土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土地养育我们。感受着泥土的气息,慢慢地也便适应了下来。

于是,我便照着母亲教的方法,也有模有样地插起来秧来。却不知插稻子的深浅是有讲究的。在我认为只要扦插在土里就好,应该没有问题。当母亲一行一行帮我纠正时,说:“太深了,苗会长不出来,而太浅,又会让水冲倒了。所以把握一个度非常重要。”

又到一年插秧季


万事要把握一个度,要在心中学会拿捏。我仔细观察苗的根部位置,有食指中指把握插在水中的地方,这样一行插下来,果然,便很好了。当时的我就想,做事情确是要花一番功夫,要学会研究一下才能算是学会。否则,依葫芦画瓢,只是样子差不多,具体的实质却会大有不同。

同时,母亲插秧从来不要拉线,却自是成行,笔直。而我就不行,不觉间就会歪斜。母亲说虽然低头插秧,但是也要不时抬头才行,要看看前后左右,为自己每一步后退都找到正确的地方。

又到一年插秧季

我这才惊醒,是的,一味低头赶路,如何知道我们行向何处。只要时时看清目标,才能更好地前行。我试着不看那拉着的线,也在一步一步后退中,标着前方,时不时纠正一下歪斜了的秧苗。果然,效果要好了很多。

虽然后来上学,工作了,再加上老家土地被征用,几乎再也没有下水田插秧。可是母亲的这些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不光是插秧,我们的人生中,有些道理是一样的。我时时提醒自己,在做人做事时,要心中有路,把握有度。

又到一年插秧季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原来在插秧的平常农事中,本就孕育深奥的道理。以退为进,内心清静,人生路上坦然前行。

抬头看眼前的一片水田,映着碧蓝的天空,一棵棵青青的秧苗郁郁青青。沉寂的大地恢复了生机,农家人用忙碌种下了希望。我仿佛看到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的水田美景,更渴望稻香迎面,一片金色铺向天边的丰收盛景。

又到一年插秧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女娲   手把   飞白   依葫芦画瓢   秧苗   歪斜   水田   赤脚   美文   农家   双脚   泥土   水中   忙碌   眼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