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鲁肃:洞庭湖里训水军,阅军楼旁眠千年


缅怀鲁肃:洞庭湖里训水军,阅军楼旁眠千年

鲁肃墓门坊

早知古巴陵境内洞庭湖畔,有东吴大都督鲁肃阅军楼,亦是其长眠之境。

南北朝时期,阅军楼改称巴陵城楼。自唐代诗仙李白赋诗后,始称岳阳楼。

今赴岳阳寻鲁肃墓,明知它就在岳阳楼外老街不远处,却无古墓标牌,问了好些人才找到。想来,岳阳本埠不大看重三国人物鲁肃及其墓冢之文物价值。

缅怀鲁肃:洞庭湖里训水军,阅军楼旁眠千年

鲁肃墓

鲁肃墓,门坊破旧。墓堆耸立如丘,周围砌有石栏,墓顶有一小亭。墓前乃"吴鲁公肃墓"碑,石引柱上镌刻对联:"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

相传三国时期,周瑜死后,鲁肃代理水军都督,驻守岳阳。在洞庭湖训练水军,亲自到常德与关云长谈判,划湘江为界,魏蜀吴遂成三足鼎立之势。

缅怀鲁肃:洞庭湖里训水军,阅军楼旁眠千年

近景

鲁肃字子敬,东汉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孙权初次会与其密议国策,他便作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之高论,与诸葛亮的《隆中对》乃异曲同工。

缅怀鲁肃:洞庭湖里训水军,阅军楼旁眠千年

墓碑

赤壁大战前,他力主联刘抗曹。大战胜利后,他又力主借荆州与刘备,加强与刘备的盟友关系,促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曹操听说孙权借地刘备时,正握在手中修书的笔都掉到地下了。难怪清代诗人李调元《鲁肃墓》诗中赞叹曰:"借荆能落曹公笔,切勿轻看冢中人"。

墓门左侧有祭祀小祠,内塑都督鲁子敬,颇为传神。神龛上有香,孬张擎香三柱躬身三拜,表达追思与崇敬之情。

缅怀鲁肃:洞庭湖里训水军,阅军楼旁眠千年

祠堂鲁肃塑像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被作者愚弄为平庸之辈。《三国志》里的鲁肃,是了不起的谋士、军事家。

周瑜于巴阳病危时,伏枕上书孙权极力推荐鲁肃取代,用现代汉语翻译的意思是: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又近在公安,边境极近,百姓还没有完全归附,宜得良将,以镇守安抚巴丘。鲁肃智谋足当此任,请求您让他替代我,我就是死了,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周瑜死后,孙权果真命鲁肃镇守巴阳。 在任上,鲁肃曾赴益阳与关羽约会,说服关羽同意以湘江为界,由此奠定了吴蜀之间的疆界。他屯军巴阳筑城,巩固边防,修建阅军楼操练兵将,并厚抚巴丘百姓,使战乱中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因此,岳阳历代百姓深铭其德,奉为贤人,他逝世后专修了鲁将军庙墓祭祀。

清光绪十五年,巴陵知县周至德对鲁肃墓进行过一次修葺。1915年,北洋军阀曹锟来岳阳时,又修整了一次,重刻了墓铭。墓碑两侧的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

墓顶上有一小亭,亭中坚一石碑,碑上刻着曹锟撰写的铭文:"距今1698年,汉建安二十二年,东吴水上将军鲁肃卒于斯,巴陵人思其德而葬之于斯。余在岳阳,过其冢下,想见其为人,为之徘徊留连不去。旧冢有亭,亵不容人,余从而修葺之,而为之铭曰:公德于斯,卒于斯,而葬之于斯。呜呼,公足以千古!"

缅怀鲁肃:洞庭湖里训水军,阅军楼旁眠千年

百年前鲁肃墓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墓和亭均毁。今朝孬张拜谒之鲁肃墓,乃当地政府于1984年按原貌重修。

沿石栏绕墓一圈,默数近百步,将军墓方圆可谓阔矣。数千年仍有人惦记,鲁子敬幸哉!

#文史发现官# #岳阳文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5

标签:洞庭湖   水军   定远县   周至   岳阳楼   湘江   东吴   岳阳   石栏   都督   祭祀   墓碑   对联   美文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