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缅怀:政治家屈原死了,大诗人屈原千秋永在


端午缅怀:政治家屈原死了,大诗人屈原千秋永在

屈原塑像

战国时期的楚国,外忧日盛,内乱不已。任左徒、三闾大夫并兼管内政外交的屈原竟“不识时务”地倡导“美政”: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屈原非王者之言行,遭贵族妒忌、排挤乃至毁谤,被流放并惨死的命运已然注定。

端午缅怀:政治家屈原死了,大诗人屈原千秋永在

1980年代之秭归屈原祠

屈原是楚国贵族,即使被放逐,还拥有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他若识“时务”,可以平稳、安详地度过他的余生,也可以做一个非常优雅的隐士。他之可悲,在于他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楚人,却只能仰望长天,在泽畔行吟。从文化层面上讲,我们似乎该庆幸政治家屈原之死。

屈原不算是政治家,至少不是一个职业的政治家。否则以其才华,不论楚国它国,均可呼风唤雨。战国实乃纵横家驰骋之疆场,他可做第二个苏秦。

屈原不是职业的文人,他从不与文人唱和。既不像孔、墨传道授业,他不与文人交游,甚至不与世人交流:"世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屈原命中注定是孤独的。他自言自语,与神交游,向天发问,在极度的悲观绝望中,寄情于山水:忧时感世之悲怆与凄凉,叩地问天之无奈与沉重,吊民悼军之愤懑与哀伤……他仰天长啸,诗情澎湃。

端午缅怀:政治家屈原死了,大诗人屈原千秋永在

秭归屈原衣冠冢

屈原一生是个悲剧:爱国者的悲剧,改革家的悲剧。但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离骚》乃屈原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端午缅怀:政治家屈原死了,大诗人屈原千秋永在

汩罗江

感谢诗人屈原,他使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赫然跨入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诗人屈原之殊荣简述如下:梁启超首推他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为“伟大的爱国诗人”;闻一多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文学史》评价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球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其中之一便是中国的屈原。

端午缅怀:政治家屈原死了,大诗人屈原千秋永在

汩罗山屈原墓

政治家屈原死了,辞赋家屈原却千秋永在。成为全世界最受人民敬仰和热爱的诗人,屈原何其幸哉!

端午缅怀:政治家屈原死了,大诗人屈原千秋永在

秭归新县城新建屈原祠

#端午节# #屈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屈原   苏秦   秭归   政治家   罗山   楚国   长天   郭沫若   诗人   爱国   离骚   浪漫主义   千秋   端午   文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