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今剑门关关楼

自汉中至川北广元,孬张夫妇最想见识的便是蜀道之千古剑门。剑门关隘,位于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其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自古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

今时非同往日,剑门关战争烟云消散,现成为人们往来玩个心跳的游游景区。图省时省力,孬张选择自景区大门旁驱车至海拔1180米之大剑山绝顶,逛梁山寺,然后到剑门72峰之桃花峰与逍遥峰间舍身崖旁,登新建玻璃栈道,悠哉游哉地下行穿越古栈道,入谷底沿仿古桥亭游览,再攀登剑门关楼。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梁山寺

梁山寺,传为梁武帝修真之地,古刹坐北朝南,原有梁武帝祠,始建于唐,清代扩为两进四合院,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和僧房、斋堂、茶堂。现大雄殿犹在,佛像无存,置身寺外回眸,颇感遗憾:文旅主事者们天天坐收游客银子,难道不可以学前人修复古寺,尽可能恢复其原貌么?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翠屏峰观景台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古称剑州路柏,民间亦称"皇柏",亦称"张飞柏",曾有"三百余里官道,数千万株古柏"的壮观景象。于翠屏峰平台远眺,川陕公路两侧枝干参天,浓荫蔽日,繁茂苍翠,古意盎然。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舍身崖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舍身崖玻璃栈道

下行不远处,即舍身崖玻璃栈道,置身千丈悬壁之巅于透明玻璃上行走,不少胆怯者望而退步。环行扶栏俯视,着实令人惊叹:古人于斯凿孔架设栈道,何其难哉!

再下行,便是真正的远古蜀道:无论是近距离攀援边坡陡壁,还是长距离环山盘旋故道,其高、其陡、其窄、其险,非身临其境者莫能体验。孬张于斯为妻拍照留存,其古蜀道情状可此一斑。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古栈道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修葺后的栈道

从谷底穿越,想探寻古栈道至剑门关楼旧痕,有些扫兴。盘绕于山谷间,那些状若驿亭、栈桥、路引、石刻之类,俱是为方便旅游而新建,就连远眺甚雄之剑门关关楼,也是新的。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栈道

遥想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谓之"剑阁"。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叹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关楼前景

光阴荏苒,1700多岁的剑门关关楼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后世之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关楼被拆毁;1992年又在关口川陕公路东侧崖底修建了关楼;2006年2月,关楼被大火烧成灰烬;2010年4月,地震灾后再次重建关楼。

好在,关楼后尚有姜维墓和平襄侯祠,堪为剑门关作千古佐证。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关楼后景

剑门关缅怀:蜀魏抗衡持久战,天险隘口置雄关

昔日关楼

#剑门关# #广元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剑阁   蜀汉   广元   梁山   汉中   浓荫蔽日   后景   剑阁县   隘口   天险   蜀道   雄关   栈道   持久战   景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