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该轻视领导的原因全在这里

这篇和上一篇一样,是对熊军师关于职场新人专题文章的整理,如果觉得不错,欢迎在得到APP订阅熊太行的专栏《关系攻略》。

1、现在换行业来得及吗?

成年早期的选择影响人的一生。成年早期,一般在20-40岁左右。

为什么我们会“入错行”?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人们在成年早期阶段对职业规划做出的选择不仅取决于薪金的多少,职业地位和自尊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对职业和工作的厌倦会严重伤害你的内心自洽。同时,工作没有成就感会导致的收入减少、提升缓慢。这也会伤害你的人际和谐,导致家庭的争吵和朋友的损失。

人的职业偏好是如何变化的

第一阶段是幻想阶段,持续到11岁左右。儿童在选择职业时通常会忽略技术、能力和工作机会的多寡,只考虑这份职业听起来是否有意思。

第二阶段是尝试阶段,覆盖整个青春期。尝试阶段的青少年在思考职业生涯时,开始把一些实际情况纳入考虑。比如职业的要求、自身能力条件和兴趣。同时,他们也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目标,以及某一职业能带来的工作满意度。

第三阶段是现实阶段,人们进入成年早期后,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实习经历,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随着学习的深入,人们逐渐缩小选择的范围,并最终作决策。

一般来说,人的职业偏好变化,是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从“仰望星空”过渡到“脚踏实地”。

你不该轻视领导的原因全在这里

职业巩固阶段,工作几乎就是你的全部

20岁-40岁的成年早期,同时也是职业巩固阶段(career consolidation)。而在这期间,30岁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节点。

在《懒人攻略》中我曾经提到,美国精神病学家乔治·维兰特针对哈佛男生的研究表明,男性精英们在职业巩固阶段,对亲密关系的关注将逐渐让位给工作,尤其是30岁之后,几乎80%的精力都用于对奖金、晋升、荣誉的追逐。

如果一个人对行业本身并无不满,但在单位长期从事边缘性的工作,他选择换行跳槽的可能性也会加大。边缘性工作可能导致他很难拥有过硬的实力向同行业其他公司跳槽,跨行转职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尽量早做打算,不要等着你已经对旧行业厌恶透顶才出来,你会因为冲动和愤怒做出很多错误决策。如果早点着手,转行其实没有那么难。转行的“不可能”一般分为两种:绝对不可能和相对不可能。

女性最好在婚育之前转行,生育之后转行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会很高。

转行前做一个关于职业的资产负债表:

1.列出你本人决定从事某项工作可能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

2.列出你的家人因为你的选择而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

3.预计你从潜在职业中获得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

4.预计他人对你从事这个职业的社会肯定和社会否定。

无论你再怎么精心准备,转行也是一件充满动荡的事。你可能需要用一年或者更久的时间来适应你的新行业,我们以前说过,换新工作的头三个月最好都不要攒钱,而是要用在维护关系上,那么转行可能意味着未来一年的收入你可能都要投入你的培训和关系维护。

所以更好的办法是在前一个时期解决你的问题,在校园内去找实习,带薪的、不带薪的都可以去。

只要是你希望了解的专业就好,多了解一些行业,选择职业的时候,你就会更强大更主动。

你会是一个仔细权衡之后的拍板者,而不是一个蒙着眼睛的掷骰人。

2、如何克服中年危机?

中年危机”是心理学家丹尼尔·莱文森在198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40~45岁的人处于“中年转变”期。这是一个充满质疑的时期,人们发现了生命是有限的,开始质疑一些基本的假设。莱文森认为这种因为重新评估人生,发生质疑而带来的不确定和优柔寡断的状况,就是中年危机。

你不该轻视领导的原因全在这里

中年危机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一种解释是“中年危机”是媒体喜欢的概念,如果你有一个苛刻而龟毛的45岁领导,你会觉得中年危机存在,而且是永恒的真理。

还有一种看法是发生了变动的中年人更容易被人们注目。

心理学当中,认为40~60岁的人必须处理的任务:

1.应对身体的变化或疾病,改变身体意象;

2.对成年中期性生活的变化进行适应;

3.接受时间的消逝;

4.对衰老的适应;

5.遭遇父母以及同辈人的疾病和死亡;

6.面对死亡的现实;

7.对配偶或者伴侣关系的重新定义;

8.与长大的子女和孙辈深化关系;

9.维持长久的友谊并建立新友谊;

10.巩固工作统一性;

11.给年轻人传授技能和价值观;

12.有效分配财务资源;

13.接受社会责任;

14.接受社会变化。

在关系管理上,我们列举了过四种能力,把这几个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进行一下归类,就会发现:

1.内心自洽的能力。接受自己身体的变化、正确认识性、死亡、衰老、坚持自己对工作的认识。

2.人际和谐的能力。调整和配偶、子女的关系,有的人可能会失去双亲,在追求增加新的朋友。

3.群体内的发展。维持工作上的实力和地位。之前我们说过40岁前要在职场上努力当狗,40岁后,就应该成带徒弟的专家或者“养狗”的主公了。

4.应对危机的能力。实现财产上的增值,维护家庭的财务安全。应对老人离世等各种局面。

你不该轻视领导的原因全在这里

我这里分享给大家遇到一个做决策或者评估某件事意义时的常用办法:找一张A4纸,中间竖向对折一下,左边写某事或者某物的坏处,右边写某件事的好处。

在一些行业当中,成年中期的人会更有优势。中年人们会迎来自己的黄金时期比如:医生、律师、CEO、高级管理人员、金融业的从业者、官员。越强大的中年人越友好。

成年中期的人在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也就是信息加工、推理和记忆的能力方面会有一些损失。

他们的晶体智力(crystalizied intelligence)则会保持稳定。晶体智力是人们由经验习得并应用于问题解决情境当中的信息、技能和策略的积累。

当领导需要哪一种智力?当然,晶体智力看起来更为重要。

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轻视你的领导,更不要觉得你那40多岁的领导的反应变慢,英语单词也忘得差不多了——其实真正让他成为你的领导的,是他的经验、大局观和判断力。很多的经验需要阅历来成就。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不对?不要收跟你年纪、资历太近的徒弟,40岁的师父不会被20岁的徒弟轻易取代,尤其是有些涉及管理的岗位,成为专家的关键就在于那些宝贵的经验,这种领域,有经验有资源的中年人,不是一两个新手可以随便取代的。

你不该轻视领导的原因全在这里

成年中期的主管很少因为利益去直接侵害年轻同事和下属的利益,事实上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学会了培育自己的势力,这让他们在职场上更有力量。看看成年中期发展任务的第11条吧:给年轻人传授技能和价值观。

成年中期的人需要的是尊重和追捧,有同学问我,和父亲的老战友,身居高位的一个长辈一起吃饭应该注意什么,其实很简单,做一个小学生就好了。

不要对他们的世界观做反抗和不耐烦,他们对那种事情敏感。

怼他们一句,会让他们觉得比几百元、几千元的损失难过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领导   晶体   中年人   徒弟   美文   智力   中年   危机   阶段   原因   能力   关系   经验   职业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